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文化与国际接轨的怪胎

(2010-05-06 11:03:33)
标签:

怪胎

阴历

传统文化

阳历

妞妞

中国

分类: 杂文

文、黯歆

我家妞妞有一毛病,具体表现如下:妞妞生于1989年1月,但在阴历当中是龙年12月;每当有人问到她生日的时候,她总会说自己是12月份生日,然后闲聊的人会接着提问妞妞是哪一年出生,妞妞又定会回答是1989年,由此别人得出推断:妞妞是1989年12月份的生日,但是当你说出这么一个结论的时候,妞妞又会出来反驳,说她并非这个时间段的生日,那个人也就蒙了。妞妞当然会作出解释:12月份是说的自己阴历,1989是说自己的阳历,这么说的意思是妞妞虽然是1989年出生的人,但在传统文化中是龙年所生,并非1989大多数的蛇属性。这样解释了一遍别人就明白了,但我就蒙了,为什么好好的一个生日,偏要弄出两种说法并把两种说法结合到一起去说?而且妞妞会在每次别人问及这个问题时都给出这个答案并加以解释。这对一个简单的生日来说,可真是复杂至极。

单我身边来看,阴历和阳历不分或者阴历和阳历放在一起表达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不能说是他们真的分不清阴历和阳历之分,更多的应该是现在传统文化与国际接轨后产生出的说法让人不明所以。有些时候,别人问及我的生日时我都会说阳历生日,但听者却会枉下结论大言不惭的将此看作我的阴历生日,需做解释才能明白。少数情况会有人做恍然大悟状,但多数情况下会有人站出来批判我的这种答案,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在中国大多数人用的是阴历,或者他们自己用阴历,那么我这种人为什么敢去与传统文化相背弛的用阳历呢?难道你还想出国和外国人沟通不成?但我确实有这种想法。我认为,我连冬月和腊月所说的到底是几月都不分,连子鼠丑牛前面多加的那个字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譬如戊戌变法的戊戌),我干吗非要把自己的生日弄到那种复杂的地步;而且打我记事起我就一直用自己的阳历生日示人(尽管父母对此表示反对),这是因为我知道这重算法是国际通用,更能体现人与世界的无限关联。换句狂妄一点的说,我认为自己属于世界,不是属于某个国度。

当然简单的生日问题,不足以说明传统文化与国际接轨后都生出了哪些怪胎,就此枉下评论难以服众,而这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微不足道的表现。大多时候,在中国,我们可以经历很多这种怪胎式的思想或是行为,但是笔者阅历有限,并不能深层次的去用专业术语来表达这些现象,当然也有很多前辈高人对这些专业的话题都下了很大工夫研究并做出评论,在此并不一一列举。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想写的就是在生活中自己碰到或体验到的怪胎现象,并非专业领域涉及形状体形胸毛或者三个乳房的大型怪胎。再举一个生活中最让我恶心的怪胎之例:房屋地皮——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人民没有一丝一毫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土地,但是我们却拥有着一份附带年限的地契或是房屋产权证。土地可以着轻表达,因为多数农民朋友对如今的这种现象很是满意(我就是个农民,但我并不满意),房屋的问题就可以多写几笔了。现如今,我们的房价可用天文数字来形容,这要归功于我们国家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路线——在美国在欧洲房价对我们来说也是贵的离谱,所以我们与国际接轨了,房价也必须达到国际水平才算是得其要领。但是不论是美国还是英国,人家花高价够入的是房产永久产权,而我们够入的却是七十年的使用权。这一点的问题就要用传统文化与国际接轨来讨论了。可以解释明白的语言是这样表达的:我们现如今既然已与国际接轨,而我们传统文化中所保持的某些特性与国际上的一些惯例大致相同,这就说明我们的传统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准,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比较、创新——在某些问题上我们就可以选择是沿用传统文化还是在国际惯例上再另辟其径得到最有利某些人的办法,或是在某些问题上我们直接废弃传统文化而选择国际惯例。这样经过一番选择后,我们便得到如今这种现象的怪胎:房屋价格我们沿用了国际惯例;房屋产权我们便另辟其径了。这样一个怪胎,便使得多数国人为之奋斗终身。

现在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发展留下的宝贵财富,应该值得我们大力推崇并全民延续,提出这种观点的不乏名人学者,也不缺身边的知己朋友。我对此有两个疑问,“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是否真实存在,中国传统文化是否都是精华。提出这个疑问,多半要归功于如今与国际接了半轨的网络。若是没有网络,对这种问题我就只能对历史教科书听之任之并对专家学者们在“权威”电视台或杂志上的这些评论表现的像是某些知己朋友们一样——信了并且让这种思想在内心世界根深蒂固。但是如今不同,在信息传播高速发达并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我想去了解什么问题,打开电脑翻墙或者是不翻墙,便可了解一些中规中矩的答案。在我知道了这些答案,并与那些存在根深蒂固思想的朋友探讨交流时,俨然我也就变成了他们眼中的一个怪胎——我曾多次遇到过这种情况。这就是说,在我对传统文化与国际接轨后产生怪胎这一说法进行论述时,我自己也就变成了一个怪胎——在大多数眼里。当然这大多数人是中国上网人群中的少数人,这就足以让我欣慰。

 其实在写下房子问题那段的时候,我就已经认为自己的确是个怪胎了。我是一个买不起房子的人,来说房子贵或者房子七十年这问题肯定会被人当作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表现。但是我肯定会对此做出反驳:葡萄的确是酸的,我早上刚吃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俄语花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