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光下的西子湖
正阳
每次走进杭州,若得时间允许,总念着在傍晚时分走近湖滨,当夜幕来临,月色皎洁如沐,在湖滨一带漫步,深深地感受着西湖别样的美丽。青年时代在杭州大学读书时,常沿着西湖东岸,步行从文化宫经六公园到湖滨一带游憩,对西湖夜景之美印象尤为深刻。
如今的西湖夜色是越发的清丽了,波光潋滟的湖面恰似一个善解人意的女子投射出眸中明媚而温婉的光亮。人们喜欢称西湖为西子湖,不仅仅缘于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唱,更缘于千百年来杭州人对西湖爱护有加,不断地给西湖梳妆打扮,让西湖始终保持着青春活力的韵致,犹如西施姑娘那样的天然清韵美丽动人。
这次偕好友蓉儿同游西子湖畔,很自然地当起了导游,从西湖的概貌到“西湖十景”,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西湖美丽的自然山水、文化遗存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我们在湖滨游船码头的一角驻足,放眼环视西湖,月色朦胧,山岚起伏,灯火万千,碧波荡漾,全然不顾身旁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近旁船娘的招呼声。
循着湖面的波光扫视,三潭印月如烟波里的香炉若隐若现,白堤、苏堤似两条长龙卧波而眠,偶尔眨眨龙眼,投来忽明忽暗的灯火。对面的保叔塔象一枚钢针般静静地伫立着,晚风绕过它纤细的腰身,从宝石山上直扑湖面,霎时弄得湖底的光影婆娑起舞。一旁不远的雷峰塔倒是光彩照人,塔体通透的光晕均匀地折射开来,仿佛在述说着那个千年等一回的传说。
忽地,一曲江南丝竹响起,游思从《紫竹调》的起音声中拉回,情不自禁的脚步踩着刚刚飘落的梧桐叶移向西湖音乐喷泉。水柱起伏,光影交错,或舒缓或悠扬的旋律,带着我的思绪在唐风宋雨中翻滚。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苏小小到白素贞,是谁着诗意的青衫,一骑红尘,爬山涉水,不远千里,沿着古运河的塘路,向着钱塘进发?历史的烟尘聚散,有多少才子佳人为这一湖清泉酝酿了一段段丰盈的韵事佳话?透过这满湖的流光溢彩,湖底积淀的淤泥中又流淌着多少南宋偏安的情韵呢?
音乐喷泉一会儿如蛟龙出海,一会儿又如一条条欢快的鱼儿鱼跃龙门,在湖面上尽情地舞蹈。我聆听着轻快流畅的《西班牙斗牛士》,心绪忘情地随着音乐和喷泉的节律共舞;合着优美和谐的《采茶舞曲》,我眼前浮现起西湖龙井采茶一幕幕诗画田园般的美好生活;我踩着《蓝色多瑙河》纯美轻盈的韵律,生命的节拍似乎在此乐章交响;稍顷,细品幽婉低诉的《梁祝》,仿佛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故事里“十八里相送”与“化蝶”的场景再现,让你不得不在古越文化的底蕴中徘徊;当我听着缠绵柔情的《千年等一回》,脑海里潆洄着那个美丽的传说,心底不免缱绻一份坚持与守望的情愫;最后一曲《梦想天堂》,热情欢快的主旋律紧扣时代的脉搏,把整个西湖音乐喷泉推向激扬的高潮,也好比同时给欣赏者开启了一扇心窗,引领我们走上“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同时,为建设“美丽浙江、美好生活”的未来共筑天堂般的神奇。
当音乐喷泉缓缓落幕,湖面上的浪花慢慢平息,而我,心的涟漪却久久不能平静。西湖船娘的橹声渐渐远去,不远处,栖息湖滨一隅的点点残荷,那折去了叶子的荷杆依然挺着修长的脖子,昂首在初冬的微寒中,倔强地透析着一份执着。我思忖着,那残荷坚守的意义,本不在于苦守曾经一季的浮华,而是在默默地修生养息,为来年吐露更多的芬芳吧!
湖滨游憩的人们渐渐散去,我们这夜游西子湖收获丰盛,于转身之际,再一次打量这月光下宁静的西子湖,似乎灯光下隔着朦胧的窗花,发现卸妆后素颜的西子姑娘是越发自然而恬静了。西湖是无愧于世界文化遗产这项桂冠的,愿“三面云山一面城”和杭州人世代接力的守护,让西子湖的气韵美永驻天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