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和规则矛盾吗?(懒猫妈妈的猫窝)

(2009-01-15 16:01:31)
标签:

亲情友情

妈妈

育儿

分类: 心理学前沿文章

 

爱和规则矛盾吗?

地址:http://blog.sina.com.cn/lanmaomama

爱和规则矛盾吗?(懒猫妈妈的猫窝)爱和规则矛盾吗?(懒猫妈妈的猫窝)

 

前面写了《从“逃家小兔”谈父母对孩子的爱》一文后,有一些朋友发纸条和评论问我:“既要定规则、立界限,又要爱孩子,这是不是矛盾呢?”还有朋友说:“如果孩子怎么样都让他感到父母的爱,我不知道是不是正确,至少我知道,作为妈妈我绝不会让他觉得是这样。...无条件的爱,其实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奖赏。”一位妈妈说得更直接:“我觉得无条件的爱就是溺爱。”

那么,父母的爱和给孩子立规矩之间到底是不是矛盾呢?无条件的爱就是溺爱吗?趁今晚冒充夜猫子之际,再写一篇关于“爱和规则”方面的文章,请大家指正。

上一篇文章中列举了两位妈妈对待孩子“乱跑”的例子,一位妈妈为了避免孩子走失,在孩子后面躲藏起来让孩子找不到她,因而“教育”了孩子,从此孩子不敢乱跑,在外面只肯乖乖牵着妈妈的手;另一位妈妈在孩子“乱跑”时紧紧跟着孩子,孩子知道自己不会离开妈妈的视线,于是勇敢前行、探索。

第二位妈妈是不是溺爱孩子呢?

 

在孩子的成长初期,很多在成人看来不能忍受的事情,其实是孩子对世界的探索和内在的成长,比如“乱扔”东西、到处乱跑攀爬、玩水玩泥、把杯中的饮料倒来倒去、把吃的东西捏碎等等,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这样,那是他生命中内在秩序使然,他需要通过这些行为去发展和建构自己。如果成人按照自己的主张去训练和强化孩子的思维,最终的代价是破坏孩子的个性、好奇心、创造力等等,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一个平庸的“乖孩子”。

    所以,该给予孩子的自由还是要充分给予,如果怕孩子乱跑出危险,那么在马路上、人多的商场等存在危险的地方,告诉孩子,这里危险不能乱跑,然后拉着孩子的手,或者抱着孩子,由成人来确保孩子的安全;而在安全的地方,就要让孩子自由地“乱跑”。

在小区里,我看到过一位妈妈带着两岁多的男孩在外面,男孩总想去一个雨后积水的泥坑里去玩,终于趁妈妈不注意时“得逞”,当妈妈看到全身是泥的孩子时怒斥道:“说了不让你去还去!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孩子很无助地大声哭泣着,妈妈还继续:“说,还敢不敢了?!”孩子一边哭一边说:“不敢了。”孩子在哭声中传递出的那种恐惧让我心碎。

 

在生命的前三年,安全感是孩子最最需要的,因为自身的弱小,他们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父母抛弃。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说“我不要你了”这样的话,这会极大地破坏他的安全感。

同时,该坚持的规则也要坚持。此时,父母无条件的爱表现在——妈妈爱你,但是这件事不能这样做。

给孩子建立的规则要简单清楚,不要处处都是规则,那样只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因为每个家庭存在差异,规则也各不相同,但是,一些基本的规则是相通的。蒙氏教育中为孩子建立的基本规则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环境。在幼儿园中具体化之后是这样三条:

1粗俗野蛮和破坏性的行为不能有,比如打人、骂人、破坏用品等;

2不可以打扰别人;比如别人看书、工作或者成人交谈时不能打扰;

3自己的东西可以自由支配,但是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

如果孩子的行为违反了规则,妈妈要蹲下来看着孩子,温柔但是坚定(不需要严厉)地对孩子说:“妈妈非常非常爱你,但是,这件事不能这样做,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如果孩子此时没有听到、或者故意装作听不见,要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请你看着妈妈的眼睛。”这样,孩子能够感受到妈妈是认真严肃的。

此时,虽然妈妈指出了孩子的错误,但是孩子能够感觉到,妈妈是爱我的,只是不喜欢我做的这件事情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够专注于问题本身,孩子面对的是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为了寻找妈妈的爱而去做讨好妈妈的事。

孩子需要通过不断犯错误才能成长。

美国心理治疗大师萨提亚曾经说过一段著名的话——“我想爱你而不用抓住你,欣赏你而不须批判你,和你齐参与而不会伤害你,邀请你而不必强求你,离开你亦无须言歉疚,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

   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就是父母在坚持规则的时候,最需要采取的一种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