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的职业化与市场化发展前景(沈华杰)

(2009-01-16 09:49:45)
标签:

心理咨询行业

心理咨询师

沈华杰

教育

分类: 詹锦华团队基本功训练

心理咨询的职业化与市场化发展前景

沈华杰地址:http://blog.sina.com.cn/shjxlys

心理咨询的职业化与市场化发展前景(沈华杰)

尊敬的各位老师、专家及在座的各位同行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此次论坛主办方给我上台发言的机会。或许是有些“职业病”的缘故吧,我自从学了心理咨询后,对有关“心理”方面的话题特别敏感。我曾好几次无意中听到一些人谈到心理咨询和心理咨询师时听到这样一句话:“心理咨询师本身就有心理病。”我一听心里就窝火,恨不得与他“切磋”一下,但是一想不行呀,如果这样不是证明自身的心理素质不行,成了“心理有病”的嫌疑了。不过,我回头一想,事出有因呀,这证明我们社会大众中,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对我们心理咨询行业存在着误解。

更有意思的是,有一次,一个小伙子行色匆匆地到我的诊室来找我,说:“医生,我最近心里很不舒服,可能心里有问题,想找你咨询、咨询。”

我说:“可以呀,那你得提前预约,另外安排时间做心理咨询。”

“那好,噢,那怎么收费呀?”那小伙子问道。

我回答道:“现在,我们收费定得很低,每小时才一百元。”

“怎么?——这么贵?”那小伙子一副惊愕的样子,顿了顿。

“他们做工一天才七、八十元,你一小时要一百呀。”那小伙子语出惊人,竟如此回答。

大家听听,他竟然把我们的心理咨询与泥水匠等所做的工作相提并论,我们心理咨询收费要与泥水匠的工作报酬相靠拢。那样的话,那么大家改行做泥水匠,把今天的论坛主题改成“泥水师傅的职业化与市场化的发展前景”罢了。

我是福建福鼎的,几年前,在慧泉心理学校培训先后考取了心理咨询师三级和二级证书的,现在当地开展心理咨询业务的,我所说的以上情况是在福鼎发生的,当然,温州的心理咨询市场以及社会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远远比我们福建甚至国内的大部分省市要好得多,但在整体情况看,社会上确实存在着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歪曲理解。我们知道,我国的心理咨询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再加上中国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里,人们产生的生活、工作压力与日俱增,更易遭受心理疾患的困扰,还有一些自然灾害的威胁,心理咨询自然而然地渐渐地成了人们的关注的焦点和受到热心探讨,从而使心理咨询在国内的发展蒸蒸日上。然而,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我国心理学的发展与美国、欧洲等心理学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仍然存有较大的差距。为了促进心理咨询在中国规范、良性的发展,我们应该对目前存在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深思和改进。因此在由杨凤池教授主编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教材——《咨询心理学》中提出以下几点对目前我国心理咨询的思考及展望:

一、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应继续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与国内、外在心理咨询方面的学术交流有待加强;

三、心理咨询工作的督导机制应日趋完善;

四、社会对心理咨询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有待提高。

五、继续探索本土化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

在以上的五点中我认为,很多都是关乎国家对心理咨询行业的规范、监督与立法等方面,是国家和政府领导人所要操劳的,对于我们心理咨询师个人来说,唯独第四点:“提高社会对心理咨询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做到的。就如我前面的例子,人们对心理咨询的性质、目的及操作方法还普遍存在许多不解和误解。相当一部分人把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人看作是具有严重精神疾病的精神病人,而把心理咨询过程看作是平常的“思想政治工作”,看作是“聊聊天”而已,而并不了解心理咨询对所有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都会起到促进作用,并不能体会心理咨询所追求的境界就如岳晓东博士一本书——《登天的感觉》里所描述的:“心理咨询就是要使人自我感觉良好,犹如登天的感觉。”我们知道,以上一些负面社会舆论和态度对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也了解到一些发达国家的心理咨询事业,也曾面临过相似的困难,这是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的。因此,努力提高心理咨询专业工作水平,认真做好对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普及心理咨询活动是改变现状的重要途径。

我认为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心理咨询师的误解;二是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误解。那么对于如此这般的误解,我们具有哪些可为之处呢?

其一,作为心理咨询的执行者——心理咨询师,我们应该在取得合法执业资格后要不断地充实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不断地培养自己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比如多参加一些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班,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多参加一些有关学术讲座等等,当然也要学习职业道德及心理咨询伦理方面的知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主任、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季建林教授曾说过,心理咨询和治疗者所必须做到:“三心二意”。所谓三心:首先是“耐心”,要克服阻抗,透过“表象”;其次还要“小心”,注意移情与反移情,看到“外衣”;三是要“细心”,在克服阻抗,揭去“外衣”的过程中,澄清问题,解析症结。二意: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是治疗者;敏锐地意会患者的言外之意或掩藏于诉述背后的深刻内涵。我想,只有这样我们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才能使自己成为人们信任的名副其实的心理咨询师。

其二,积极参加一些有关的社会活动,多做一些心理方面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如每年的10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宣传活动,印发心理卫生知识的传单,下乡义诊,赴社区、学校、部队讲座、宣传以及在平常的朋友聚会也寻找机会宣传等等。

其三,我个人认为,我们心理咨询师要清楚自己的执业范围,自己的专业背景,自己所适合的求助者,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比如,我自己是医生出身的,那我做神经症一方面更为熟悉更为合适;假如你是教师出身的更适合做有关学生心理,学习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假如你是年轻的小伙子或待字闺中的小姑娘让你做婚姻家庭及儿童等方面的问题,那不难为你了?假如你曾是情场高手,或已儿孙满堂,那你做婚姻家庭及儿童方面的问题,那你一定能得心应手了。如果这样,可能使我们做起来更专业,更能获得人们的信任,更有利于心理咨询行业迅速、健康地发展。

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