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活出最佳状态 |
前言:由于疫情,颇受广大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爱好者欢迎的“通心辅导实战技能工作坊”从地面搬到了网上。从2003年,我就面向全国各地举办全人心理学·通心工作坊,或者全人心理学·心灵成长工作坊,迄今已经有600余场,但都是在地面举行。由于我所举办的工作坊都具有极强的互动式、体验式、启发式,以及操作性,现在搬到网上进行,能够取得什么效果呢?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举办的是“通心辅导实战技能工作坊”,对于场地的要求极为严格,换成网上进行,是否会影响效果呢?
从2020年疫情开始,由于形势所迫,我就开始利用网络举办大量讲座,并且尝试讲一些课程,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2021年,我们开始尝试举办实战技能工作坊,但主要都是让助教先来尝试,我自己讲得不多,主要是琢磨如何利用网络的特点。
2022年伊始,我就举办了一次互动式、体验式、启发式的“全人心理学·与自己通心工作坊”,大获成功。于是,我又决定把“通心辅导实战技能工作坊”搬到网上,自己主讲。承蒙大家信任,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招满了30名学员。
目前3月5日开始的第一期的“通心辅导实战技能工作坊(网络版)”还在进行中,但我已经强烈地体会到,举办网络工作坊的好处。网上上课不仅在节约成本上优于地面课程,而且关键是在工作坊应该体现的互动式、体验式、启发式等特色方面毫不逊色地面工作坊。只是需要空间移动的时候,效果略次。不过,只要积累了一定经验,连这一个缺点也可以克服。
那么,这一期的工作坊效果究竟如何呢?这应该让学员自己来说。
这次的学员分为新学员,和老学员(1、已经取得初级通心辅导师资格者再次复训。2、参加过通心工作坊,尚未取得初级通心辅导师资格者考证)两类。下面是两类学员亲自写的,发在微信群里的感想。
先分享第一讲:2022年3月5日星期六,10:30——12:30,共2小时的反响。
新学员1:
第一节课程学习感悟
一、学习的感悟
1、在学习课程前,阅读学习了许老师写的《第三次革命:通心》,正在学习许老师的新书《通心的理论与方法》。在线上课程中,许老师亲自讲授了通心理论的两个重点(通心对一般人和心理服务工作者的重要性;通心的黄金三要件)。之后,对于之前在书里自己接受领悟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之前有所忽略的对于一般人的意义,以及三要件中第一要件“清晰自己的立场和状态”的重视及理解。立场和状态是要分开来觉察的。许老师例举的“在机场,当自己处于紧急情境下,陌生人搭讪的案例”帮助我进一步深入理解了黄金第一要件对于通心的重要意义。
2、对于心理服务工作者的核心服务内容,或者说“道”层面的内容,较之以往的理解更通透了。首先,通心是能对对方产生作用力的先决条件。心不通,全不通。我们服务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无论是哪个流派,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我们的帮助对工作对象产生正向影响和获得双方期望的效果,想要有效,前提是能走进对方的内心,打开对方的心门。其次,通心实践过程中,其实包含三个对象:自己、对方、对方需要通心的人。不能忽略任何一方。只与自己通心或只与对方通心,效果都不会好。为什么还有“对方需要通心的人”?因为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与面前的人通心,还需要帮助他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通心的人。再次,要想与对方通心,自己先得与自己通心,不断觉察,时时觉察自己的立场和状态,觉察自己与相对应的人际关系的状态。如果无法与自己通心,也很难与他人真正通心。
3、学习通心,通心工作坊是最有效的方式。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运用和在实践中产生效果。整个过程,通过互动、体验、启发的方式引导学员走心进入学习、感受的状态,并在实践中理解方法和内化方法、理论。
4、通心操作方面一个主要的框架简记:
放空——进入——感受——帮助<用对方乐意接受的方式>
二、对于课程前后觉察自己的感悟
1、第一次认识许老师是通过百度和书本。很惭愧在过往的还属于个人爱好的学习中,没有接触到许老师,是在学习和在自己以往的工作、生活中,有一种朦胧的感觉:人们要是内心能相通,那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人际沟通就会顺畅很多,相互也就更能理解对方,这样一来,无论对家人,还是对同事、朋友、客户等等,大家的关系就会更舒服,更能实现双赢。但自己并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实现这种想法。因为心里一直有那么一个短语:“要是能内心相通……”,于是像有什么牵引我似的,在百度搜索了“通心”两个字,于是就第一次遇见了许老师,和他的书《第三次革命:通心》。在不记得是多少年之后,我内心又有了一次高峰体验:跋山涉水,越过重重迷雾和障碍,看到了我要去的那个山顶,想要见的人和想看得风景已经在那儿向我招手,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那种感觉。听着可能很玄乎,可这就是我真实的经历和感受,我想我会不止一次去分享这个经历和感受。
2、在进入课堂后,在看到许老师开始给我们讲话的视频时,莫名热泪盈眶,那时我下意识的动作是双手合十,看向了天花板,心里默默说着“谢谢”。课后回想了当时我的举动和内心的状态,为什么会热泪盈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找到的原由是可能源于我内心一直坚定相信“吸引力法则”,在感恩宇宙间的磁场让我有了这样的遇见。另外,还源于一直我身边人其实不太看好我一直想要转行从事心理服务工作的想法,到做出决定,只有2个人是坚定的支持,而家人都是不太支持和担忧的,虽然最后是支持我的决定。心里也承受着这些压力。在看到许老师之后,像是获得了某种强大的能力量,一下子释放出了这些压力。
3、在课程中,通过许老师的放松引导,听《通心之歌》时,眼泪止不住地流再经过引导去感受的时候,脑海里浮现我爸爸和我老公。此时想想,这应该与上面第2条觉察到的压力等有关。
平时生活中,我并不是一个爱流泪的人。但在这次课程中我连续两次有这样的情绪体验,又让我更进一步的觉察了自己的状态。可能是心理接收到课上老师讲的,体验很重要、要真实,也让自己全身心投入了。我也注意到,在眼泪出来之后,老师讲到的点我又很快的切换到做笔记、听课,没有长时间陷入当时的情绪里。不知道这样的状态是好还是不好。
三、对于通心之天马行空的思考
当看着一幅画的时候,有没有可能与画画的人也有通心的状态?无论画画的人在世与否?通过听《通心之歌》我觉察到我需要通心的对象是我的某某和某某。(注:课程中又一个环节是要求大家听《通心之歌》,想一个自己需要去通心的对象。此处隐去真实关系。——许金声。)
新学员2:
通心工作坊体会:
1.第一次上许老师的通心课,课前买了《通心的理论和方法》这本书,先对通心这个概念有了大致的了解。今天通过老师讲解,对通心这个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通心的三要素,我的理解这三要素对于心理咨询师的修为有很高的要求,要对自我保持高度的觉察。虽然是线上课程,但能感觉到老师的能量巨大,对于身体不适的那个学员,老师通过简短的几句话就能让她起到缓解的作用,真正感受到老师的能量!
2.听《通心》那首歌,内心莫名的有些感动,回忆起自己这么多年一直走在心灵成长这条路上的变化、收获,觉得应该好好感谢自己。
3.老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一个需要通心的对象时,我想起近一年和女儿的关系一直很拧巴,沟通也不顺畅,眼前浮现出我小时候妈妈挑剔我、对我没耐心的情景,我觉得需要通心的对象是妈妈。
以上是我今天听课的感受,期待明天的课程,感恩各位老师和伙伴的陪伴!
新学员3:
通心工作坊第一讲体会:
1、初步了解了通心的定义、重要性和通心三要件的概念。
2、对清晰自已和清晰对方的内容有所具体化,比如自已的情绪、生理状况丶心理能量,以及对方的背景、外貌丶状态等。
3、看到了老师实时与学员通心的过程,初步了解了一个通心的实操步骤。
4、对《通心之歌》有了深一层次的理解。
5、提升了自已走出舒适区的能力,就是现在动手写体会,突破了我原来追求完美的个性,写个体会要考虑再三,希望写出来的东西面面俱到或独具特色,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6、现在写好了,舒适度提高了很多。
新学员4:
一、
《通心之歌》这首歌曲,下午我回到家又认真听了几遍,音乐旋律流畅、歌词动人、歌声感人,听着听着,我脑海里不自觉地浮现了一个小女孩,她面对着慈祥面带微笑的父亲,“我从哪里来,要向何处去?”;随着音乐如行云流水的节奏,我想起了在70年代时期,我看过的朝鲜的一部电影《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我的心激动,我在自我通心,听着《通心之歌》这歌曲我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反差想念对比?是否都是与父亲有关?骨肉、同胞亲情的分离...“你是你,我是我。尽管我们不同,当下却相遇。”我感受到我的存在,我在变,我在成长,歌曲最后有约1分钟的收尾音乐,钢琴的旋律让我听到和看到流水的声音慢慢地流到平静的湖面上,泛起的小水珠在金光闪亮...。
2、 个人体会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工作坊的个人体验,许金声老师,您的名字我很熟悉,是从哪里听过或遇见过?我现在还是朦朦胧胧,“全人”两个字我在读罗杰斯的书籍里见过的。今天(3月5日)上午参加您工作坊,在坊中我感受到这个工作坊很温暖,很有安全感。关于通心一条红线是制高点,我是认同的,我希望通过工作坊的学习,可以将学习过的心理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借此机会好好的梳理。
通心工作坊第一讲体会
1、这是我第一次上许老师的通心课。感受到做为咨询师对自身通心的首要性和重要性,才能更好帮助来访者。
2、这和我以往上的课程很不一样,第一次上课也感觉到了老师有亲切感,这是否是有一点通心呢?
课前听到通心之歌,原创歌曲,我很快静下心,有妈妈的画面,妈妈怀里抱着娃娃,那个娃娃是我。
我想到了两个通心对象:先生和女儿。
感谢老师和同学们陪伴!
新学员6:
平静的听老师写的音乐,首先想到了三年前去世的母亲,今天中午午休,梦见了母亲。我跟父亲关系一般,原因是母亲最后的日子他没有好好陪母亲。听课后我越来越发现我明确自己是在做什么工作。应该用老师的通心理论与方法做教育事业。听过课之后我理解了一些父亲,明确首先我要跟女儿通心。
(后记:这一次招生,老学员多于新学员。由于特殊原因,有的新学员第一讲就请假没有参加。另外有极少数的新学员没有写感想。)
二、老学员复训的反映
老学员1:(注:该学员为参加过几次全人心理学工作坊的老学员,但没有参加“初级通心辅导师”的实操和理论考试。这次参加主要是为了考证。——许金声。)
通心工作坊第一讲体会:
1、对“通心的重要性”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我跟某某师姐有同样的困惑,我一直想要证明这个结论,今天听了许老师讲这是他的洞察,很难证明,更多的跟社会科学有关,我更加清晰了。
2、对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之前对通心的理解还是不够,更多的还停留在术的层面,这次工作坊让我从求道的高度认识了通心,也更加清晰了咨询师的个人修为才是心理咨询的王道!
3、清晰了自己的成长点!
《通心之歌》响起的时候,伴随着许老师的引导,我的眼泪忍不住的往外流,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学走路边摔倒边往母亲怀里奔跑的场景、自己骑单车去濮阳复读的场景、出车祸被撞断胫腓骨的场景以及父母不认可我学心理咨询的场景。
4、找到了两个自己最需要通心的对象。
母亲和父亲,对母亲有堵、无奈、不满;对父亲有生疏和恐惧。总之,今天的学习受益良多,感谢许老师
老学员2:
第一课感受
这一次课程对我而言很重要,价值在于:1.这是我继去年五月参加地面工作坊之后的复习。去年当时,也许是因为我自己缺乏基础准备,也许是当时的讲课的助教相对稚嫩,理论的感受不甚清晰,实操的过程稀里糊涂,整个是一次囫囵吞枣。而这次老师亲自讲解带领,是非常好的一次系统复习。2.将地面工作坊搬上网络,本身就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探索,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挑战和探索,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3.自己准备开工作坊培训,但实际能力还存在欠缺,这次示范教学,是获得教学经验、弥补自身不足、为自己开课做准备的必要环节。
通过《导言》这个环节对工作坊的工作方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对“通心”定义的讲解,让我意识到真正的通心学习很漫长,目前还刚刚起步。对通心的理解,需要在被通心的过程中去体会,在通别人心的实践中去理解,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去深化,总之,它是一个立体的过程,可以用肯.威尔伯的四象限理论去全观。
老师强调:内心有一个情结,外部人际关系必然就有一个对应的纠缠,这句话看似绝对,真实性常遭受质疑。至于其中道理,老师的回应是自己的“洞见”,并为自己的实践所证实。我的理解:也许全息理论可以用作注脚,身心合一在能量和信息层面的镜像体现(情结和人际纠缠互为镜像)。理论归理论,最终依然需要到每一个学员的实践中去验证。至于癌症患者的通心,更可以是一把身体康复和心理纾解的双料钥匙。
听《通心之歌》,是快速找到通心对象的捷径,今天的集体演练,对如何把烦恼转化到人际关系增加了感性认识。感谢那位“听音乐感到心慌厉害”的同学,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生动的快速平复情绪、减轻痛苦的教学呈现。
可能是由于不断的角色切换,听《通心之歌》的状态不够投入,浮现的通心对象不够明确。看来快速调整状态的能力有待提高。
老学员3:
通心工作坊第一讲体会
1、对通心的重要性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许老师讲这是他的洞察,让我联想到海灵格讲他发现的家排是现象学,现象学也可以使用在这里解释内在纠结一定对应外在人际关系纠缠。
2、对通心用在生活中有了更好体悟
听课过程中,儿子来打扰我要买拼装玩具,我当时用惯用模式简单粗暴打断的方式,听课过程中想到学通心就要用好通心,就和儿子讲要达到目的就要学会和我通心,选合适时间且创造价值,孩子欣然接受。
3、关于癌症与人际关系的讨论,想与老师通心,感觉还是通不到
对于老师说的:如果得癌症的人能与身边所有人都通心了,就会坦然接受和等待死亡的到来,就完全没有死亡焦虑了。
4、找到了两个自己需要继续通心的对象。
丈夫和儿子
总之,今天的学习受益良多,感谢许老师!
老学员4:
通心工作坊第一讲体会
1.关于通心的定义,通心的重要性,通心的黄金三要件等有了更深的体会,尤其是通心的重要性部分;
2.对老师所讲的“凡是内心有一个纠结,外在必然有一个对应的纠缠关系”,比以前更理解了。
3.听音乐浮现了需要通心的对象。
4.增加了自己的通心意识和成长意识,从今天起,先从自己的不舒服开始着手,一点点去不断地清晰。
最后特别感谢老师的回馈和教导
老学员5:
曾有多次机会参加过许老师的地面工作坊!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今天的线上工作坊!能量绝不亚于地面!源于老师的发心和爱心!会务组对于课程的预设和准备非常充分!让所有学员第一堂课即能快速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每一环节的节奏让新老学员能恰到好处地吸收知识、参与共振!真正感受到了“实战”两字的份量及魅力!感恩许老师全力以赴对每一位学员的教学和手把手的传授!期待明天的精彩课程!
老学员6:
两点体会:
一是许老师对那位老师现场情绪处理,以前点滴所学的知识今天得到立体式应用,对通心技术实战操作有了新的认识,确实精彩!
二是通过两次聆听通心之歌,去锁定来访者内心纠结对象,精准,快速,很精彩!
欣赏《通心之歌》,请登陆全人心理学网:www.qrxl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