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基本需要”?

标签:
马斯洛基本需要 |
分类: 活出最佳状态 |
究竟什么是“基本需要”?
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有不少不清晰和错误的地方。这些不清晰与错误部分来源于一些人可能没有深入的研究他的原著,部分来源于马斯洛的论述本身就有不足和模糊之处。在我们力图推陈出新,在马斯洛的理论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基本需要”(Basic needs)。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这样、那样的需要,有这样、那样的动机,人们这样、那样地行动着,做着这样这样、那样的事情,在这里,有没有什么规律可以把握呢?
马斯洛为什么要提出“基本需要”的问题?正是由于他准备研究人类各种不同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基本需要”是需要层次理论中“需要”的基本单位。
马斯洛指出:“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当这个被满足了,又会有新一个站到突出位置上来。人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他整个一生的特点。这样,我们就有必要研究所有动机彼此之间的关系,……”
“对于某种东西的需求本身就意味着已经有其他需要的满足。假如大部分时间我们都饥肠辘辘,假如我们不断地为干渴所困扰,假如我们连续地受到一个始终迫在眉睫的灾难的威胁,或者,假如所有人都恨我们,我们就不会有去作曲、发明数学方法、装饰房间或者打扮自己的欲望。动机理论的创立者们对于以下两个事实从未给予过适当的尊重:第一,人类只能以相对或者递进(one—step—along—the—path—fashion)的方式得到满足;第二,需求似乎按某种优势等级、层次自动排列。”
马斯洛已经觉察到,人类的动力结构具有某种规律性。马斯洛为什么会选择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作为需要层次论中的需要呢? 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他所定义的基本需要的性质。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马斯洛曾经在两种含义上使用过“基本需要”(Basic needs)这个概念。
其中,第一种含义是最重要的。在第一种含义中,“基本需要”是指最根本的需要。它们是构成需要层次系列中的需要的基本单位,在层次系列里具有按顺序优势递进的性质。
马斯洛说:“现在已有的证据似乎大都表明,任何动机生活分类所能依据的唯一可靠和根本性的基础是基本的目标或需要,而不是任何一般的刺激物意义上的内驱力罗列(是‘吸引’而不是‘推动’)。动力原则在心理学的理论建设中强调不断变化,而只有基本的目的才在这种不断变化中保持不变。既然我们已经看到有动机的行为可以表示很多东西,它自然就不是分类的一个良好基础。同理,特殊的目的物也不是分类的良好基础。一个对食物有欲望的人,以适当方式来获取食物,然后吃和咀嚼食物,这实际上可能是在寻求安全而不是食物。一个正在经历性欲、求爱、完成性行为的全部过程的人,也许实际上是在寻求尊重,而不是性的满足。内省地出现在意识中的内驱力,动机行为,甚至被明确追求的目的物或结果,它们没有一个可作为人类动机生活的动力分类的坚实基础。仅靠逻辑的排除过程,最后就给我们留下主要为无意识的基本的目的或需要,以作为动机理论分类的坚实基础。”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马斯洛在这里区分了“基本的目的”和“有动机的行为”,体现了他使用了所谓哲学上“奥卡姆剃刀原理”,他的天才的直觉。
——摘自许金声新著《大我实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