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经常想自杀,到开始有幸福感

(2018-07-01 14:04:39)
分类: 什么是全人心理学

从经常想自杀,到开始有幸福感                                 

 ——“通心辅导”帮助我发生的五个变化

(6月9日中科院心理所“许金声全人心理学工作坊·通心理论研讨会”发言)

李菊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初级通心辅导师。) 

在心理学这个领域,我是一个典型的半道出家,初出茅庐者,我以前不是学习心理学的。我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全都是因为我自己,我自己心里太痛苦了。所以我才去开始关注人的这个心理的问题,所以才跟心理学结缘。刚才我也介绍了,我是许老师,全人心理学的一名学员,目前我自己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我是仅就我个人,从向许老师求助开始,从跟老师认识开始,这么多年我自己对老师通心理论和方法的一些体会做一些分享。

在这个专业理论方面,我今天是来向各位老师学习的,所以在这个分享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不是很得当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多多包涵。我82年出生的,属于80后,我觉得我的情况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什么情况呢?我觉得从小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我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就是我觉得我的人生目标很简单,就是好好学习,然后找一个好的工作,然后再找一个高富帅的丈夫,就是有一个美满的婚姻,我就觉得我的人生就ok了。这是我的一个普通的心理,所以我也是按照这个去做的,我很努力的去学习,去表现自己,也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以前我的同事他们也是一百多万,现在还有这种原始股份马上要上市了,应该说人家很令人羡慕。

大学毕业后,我也找了一个高而且帅的老公。人家也很羡慕,但是我诚实的去向内看,面对我自己的时候,就觉得其实我一点都不幸福,我很不幸福,我很痛苦,但是我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我就只觉得哪里不对劲。没人告诉我是哪里错了,但是我觉得我没有在哪里做错,我觉得我按照这个社会的世俗标准,好像是应该做的事情我都做了,但是为什么我不又快乐呢?所以,我当时没有去做诊断,我自己给自己的感觉,我认为我自己已经有重度抑郁症了。我感觉我醒着的时候除了睡觉,我分分秒秒都是痛苦的,我觉得我的人生就是这样子吗?我觉得我干的这份工作不是我很喜欢的,但是我又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如果人生就是这样子走下去,我觉得一年赚个1000万,好像对我来说,都不能让我内心心安,但是我不知道是为什么。

所以,我从2007年的时候开始发问,07年我开始。07年之前,我整个就是要努力、努力,07年以后我开始问自己到底怎么了,这为什么会这么痛苦,?痛苦到这种程度,我已经严重到经常会有自杀的念头会冒出来,我觉得好像活着没什么意义,我觉得按照父母老师的教导,我最终没有获得幸福,但是反而很痛苦,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所以我是从07年开始看大量的书籍,包括美国的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的书。但是我大概看了三、四年的书,我觉得我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我还是很痛苦,我希望通过书里的答案找到一个终极答案,让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这么痛苦,这样我就会有解了,但是我看了很多的书,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但是落实到生活中,诚实的面对自己,我好像还是没有什么变化。因为肯·威尔伯的原因,让我认识了许老师。因为我看了老师翻译的《万物简史》,《没有疆界》。后来又看了《性、生态、灵性》,是李明老师翻译的。但是我觉得能够把这种书能够看懂,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能把它给翻译下来的,我觉得是应该还是很有水平,很厉害了。所以我是带着这种心理去奔着老师的工作坊去的。

2010年及2011年初,断断续续有将近七年多的时间的学习。所以刚才韩老师说了一句话,我很有感慨,他说通心不易,是真的不易。因为说实话,我这七年时间对老师经常会有怀疑,我学了一段时间,我总想去发现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我希望我能够更快的去提升,更快的去成长,我觉得老师是不是最好的,就是始终还要想要去找去上各种课,兜兜转转,和老师的关系是分分合合。

老师前两天他说:在研讨会上你做一个真实的分享,这么多年你自己对通心有什么样的体会。我开始静下心来去做一个总结,以前我觉得我是在通心这一块受益了,但是说实话我没有这么认真的总结过,但是我这个人又喜欢真实,我不喜欢为了说而说,所以我在想我要怎么样去总结自己,才能比较客观的去体现我的一个变化。后来我做了这样几个总结:

首先从幸福指数来讲,这个是我以前做HR招聘的时候,跟中高端的管理人才面试的时候,我经常喜欢问的话,我说你的幸福指数当下是多少?如果满分是十分,最低是零分的话,你凭直觉你的幸福指数有几分?我非常喜欢问这个话,然后我会问第二个问题,我说你对自己的自我满意度,如果满分是十分,最低是零分的话,你是几分?为什么我会这么喜欢问这两个问题,

因为这两个问题是我经常自问的,我自己经常会问自己这样的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人活在世界上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心里更幸福更自在吗?所以我觉得在认识老师之前,我处于经常想自杀的状态,幸福指数就是零分,因为我不想活了。然后现在比较诚实的去面对我自己,当下我的幸福指数是多少?我觉得我现在有六分,就是及格了。

在我做HR的时候我问这些人的时候,我发现幸福指数和自我满意度,它的分值非常近,就是说幸福指数往往来源于自我满意度,别人认为我再怎么好,因为我李菊再怎么优秀,再怎么ok,如果我的自我满意度是很低的时候,那我的幸福指数就很低。所以,我现在发现我的自我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现在都是及格了。虽然不是很高,还处于一个中等偏下的水平,但是我觉得这么多年能从一个经常要想自杀的人到一个及格,我自己一路走来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是一个指标,这是我自己的标准,因为幸福指数都是自我标准。

第二个变化我觉得是在察力方面。我的觉察力大大提高了。以前我每天我只知道忙、忙、忙,但是我好像很停下来觉察自己这个忙的背后是什么?我在焦虑什么?现在我很多时候能看到我自己的很多问题,如果没有觉察的时候,我觉得往往会沉浸在这个行为模式里边,会透支自己的生命而不自知,我觉得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我觉得我现在觉察相比以前会很高。

第三个变化是我的能量状态。如果是以前我在这里做一个分享,我的表现应该是眼泪开始往下止不住的流,有人形容我是“苦大仇深”的一个典型的代表,真是这样。因为原生家庭造成了很多的创伤。按照大卫·霍金斯的能量级别理论,最低的是羞愧。再是内疚到悲伤到冷漠,悲伤,恐惧,我就是长久处于在下面的这些能量级别,流不完的眼泪很悲伤,也很恐惧就是这样子。然后,这么多年老师通过他的通心的方法,帮我做了一些疏通转换,我觉得自己能量级别上升了,已经稳定在勇气的级别,在指数为200勇气的级别。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因为我现在基本上能够不受家人和社会的评价的影响,完全能够跟随我的内心去做我真正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压力是很大。这种情况以前我是不敢想象的,因为我觉得自己活在别人的或者父母的认可里边。我现在有这么一个勇气敢于放弃年薪一百多万的工作。我现在去做一份收入并不是很高的工作,但是我自己喜欢,我愿意,我就有勇气做这么一个取舍。

第四,还有一个可以说明我变化的理论。这就是许老师自己原创的全人心理学基本生存状态理论。这个理论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人活在世界上不是在独处,就是在交往,但是决定我们的生存质量,不是取决于我们有多少时间是在交往,或者有多少时间是在独处,不是这个,而是取决于我们在独处的时候是有多少时间是充实的,而不是匮乏的;在交往的时候,有多少时间是通心的,而不是纠缠的。我现在独处时,已经有很多时候是充实性的独处,交往的时候,有很多时候也可以做到通心。老师的这个基本生存状态让我自己很清晰。同时,我在做咨询帮助来访者咨询的时候,我也以这个作为咨询目标,就是让来访者在独处的时候,从原来很多的匮乏上升到维持甚至充实的状态,能够在交往的状态能够纠缠变减少,逐渐做到通心,增加通心性的交往的比例。

第五,最后回到刚才这个“全人需要层次图”。许老师这张图一出来,我是很激动的。——当我看到这张图的时候,当时在家里面激动的来回踱步。——老师是中国率先把马斯洛心理学翻译到中国国内的,我预言老师这本《大我实现之路》将会被很多人以很多国的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就是说我非常激动,为什么呢?马斯洛已经很伟大了,提出需要层次论,但是老师在书里面把每个需要做了更精准、更精确的区分。自尊需要和归属需要有什么区别?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有什么区别?又对高级需要做了这样一个分疏。这样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有个什么样的体会,我觉得对我自己的需要层次更清晰了,更清晰我自己的状态,一方面清晰我自己当下的状态,一方面让我看到了我努力的方向,那么刚才讲了第五点我的变化在什么地方?老师这张图出来以后,我就在琢磨我自己,我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然后我非常诚实的面对我自己,我觉得以前我的需要层次,主要以在归属需要和自尊需要为主。获得一种归属感,自尊认可。现在自己可以在心里给自己一个分值,目前我生理需要也是有的,3%5%,安全需要是5%8%,归属需要我觉得还有25%自尊,需要也有25%,我的自我实现需要差不多40%,这是我的一个变化。虽然我的这个点可能在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个中间,这个点。那么就是说,这个图对我的帮助是什么呢?就是之前我一直以为我自己很有勇气,我放弃了很多人不敢放弃的很多东西,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自我实现型的人,但是这样一个表格出来,我发现我其实还不是。为什么?因为我的比例出来以后,看得就很精准了,因为自我实现需要我只有40%,这个图让我看到了,为什么自我实现需要的比例只有40%。因为就是说归属和自尊还占了很大一部分,目前对我的状态来说,我要尽量降低它的比例,才能你多地向自我实现发展,这是我成长的一个方向,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注1:在中科院心理所举办的“全人心理学·通心理论”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时间:201869日,9点——12点。地点: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北楼321会议室。

注2:补充:李菊在谈变化时,漏掉了一个重要的情况:她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一个来访者到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的转化(至少我认为如此)。其基本依据是,她已经能够有显著效果地帮助来访者,从2015年开始做个案,已经有个案30多个(以来访者的数量计算),收费500元——1000元一小时,同时她遵守职业伦理。

    从经常想自杀,到开始有幸福感

(研讨会现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