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托尔斯泰没有治好他,心理学家治好了

(2017-01-17 19:26:36)
标签:

拉赫马尼洛夫

钢琴

分类: 与大师们通心

一、拉赫玛尼诺夫简介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俄语: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英语:Sergei·Vassilievitch·Rachmaninoff187341日——1943328),俄罗斯裔美国籍,二十世纪世界重要的、也是罕见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三位一体的音乐家。拉赫曼尼诺夫的创作深受柴科夫斯基影响,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旋律丰富,擅长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虽然他在20世纪生活了很长时间,但他是位传统主义者,他的目光盯着浪漫主义的过去,他是柴科夫斯基的继承人其主要作品包括第二、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练习曲"音画"》、歌剧《阿列科》、《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第二交响曲以及管弦乐"死岛"""等。

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多姿多彩的俄罗斯音乐大师中的最后一位,这些大师以悠长宽广而又每每充满无言忧郁的旋律表现了有别于欧洲音乐的独到才华,展现了俄罗斯的景色气象和俄罗斯民族的精神气质。

作为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之一,他的唱片录音不仅包括他自己的协奏曲和其他大师的作品,还包括他与克莱斯勒合作的奏鸣曲,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并且,他的充满活力而又细致入微的指挥也在唱片中保留了下来。


二、拉赫玛尼诺夫患抑郁症


拉赫玛尼诺夫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后,就以青年作曲家、钢琴演奏家的身份展露了才华。但他的《第一交响曲》的问世,却遭遇了重创。该交响曲的演奏由同样是作曲家、指挥家的格拉祖诺夫担任指挥,他擅自删除、修改了一些乐段,并且在配器方面越俎代庖。1896年3月15日,首演失败。“据拉赫玛尼诺夫回忆,当演出到最后几小节,他从音乐厅逃了出来,无目的地在街头徘徊,陷入愤怒和绝望之中。”(尹子:《拉赫玛尼诺夫》,第23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之后,他隐居了一个夏天。之后,尽管他恢复了工作,但经常情绪不好。“作为一名钢琴家、指挥家所经历的艺术生涯常常使他惶惶不安,而作为一名作曲家的处境及其苦恼也好像上了断头台一样。这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与负担,初次出现而且不停在纠缠他。”(尹子:《拉赫玛尼诺夫》,第27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这段时间,还得了一次肺病。他给伦敦演出机构承诺写的一部协奏曲,成了了忧心忡忡的负担,无力完成。他与童年时的钢琴老师的关系也不愉快。

后来,深入肺病好了,仍然无法创作。


三、向托尔斯泰寻求帮助


这个时候,经过亚历山德鲁·莱芙公主的引荐,使他两次见了列夫·托尔斯泰。但伟大的作家、世界罕见的大师,尽管洞悉人类灵魂,却并不是心理治疗家,他们没有专业的处理人的心理问题的能力。

拉赫玛尼诺夫这样回忆:“……他看我像是患神经质的人。他坐在桌旁对我说:‘你必须写作,你想不到这对我是多么愉快的事情!写作,我每天都必须写作!’。他反复对我说这样的话。”仅仅就给拉赫玛尼诺夫留下的印象看,就现在的心理治疗观念来看,只不过是说教而已。从通心理论的角度看,这是严重不通心。托尔斯泰强调自己喜欢写作,拉赫玛尼诺夫何尝又不?他是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呐!


四、精神病专家治好了作曲家


          又经朋友介绍,拉赫马尼诺夫找到了精神病、心理学家尼古拉·达尔。巧的是,达尔热爱音乐,对拉赫马尼诺夫刚好也有了解。他一连给拉赫马尼诺夫“治疗了几个月的病”。他用的是什么方法?有关资料没有详细介绍,只提到其中包括催眠疗法。据拉赫马尼诺夫回忆,尼古拉·达尔总是让他半醒半睡地躺在躺椅上,达尔引导他放松。然后对他说:“你将开始写你的协奏曲……你一定会用你最熟练的技巧进行创作,……这部协奏曲将是非常优秀……”(尹子:《拉赫玛尼诺夫》,第29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

    拉赫马尼诺夫自己承认说:“达尔的治疗将挽救了我,刚在夏季的开始,我就在创作了,材料渐渐地多了起来,而新的乐思在我的内心中激动着——这是我的协奏曲的根源。”(根据吕维梅编《现代派管弦乐曲详解》

    如果了解心理治疗过程的人都知道。达尔对拉赫玛尼诺夫的工作肯定不仅仅是对拉赫玛尼诺夫进行催眠状态的那一段时间。达尔一定与他有非常好的沟通,或者说,除了躺椅之外的通心。

     后来,拉赫玛尼诺夫完成了伟大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演出获得了成功。这部作品的演奏长盛不衰,迄今仍然常常被演奏。为了感谢达尔的帮助,拉赫玛尼诺夫把这部作品题献给了尼古拉·达尔。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初次演奏,是19011014日,由莫斯科交响会社所演奏,拉赫马尼诺夫亲自担任独奏。


     五、 第二钢琴协奏曲

据评论,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被公认为拉赫玛尼诺夫的“最高杰作”,“其艺术形象特别丰富,它兼备严峻的戏剧性和明朗而奋激的抒情性,这种对比用两组不同的音乐形象来体现:其中一个是充满意志力的主题,它的节奏明晰,但饰有阴暗而严厉的色调,另一个则是情绪激昂、宽广自由地流转的歌曲性旋律。”这一乐曲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欢迎。在所有俄罗斯作曲家所作的钢琴协奏曲中,本曲为首屈一指的名作。 本曲除了在构造上的完满妥善之外,同时充分发挥了抒情性和钢琴化的效果,而且把这些作了绝佳的统一。 

 第一乐章从一段简短的引子开始。这段引子相当特别,它尽是一些和弦,由钢琴独奏奏出,它的音响从倍弱一直发展到倍强,像喑哑沉闷的钟声一般,缓慢均匀而庄严,具有号召性的力量。——四川音乐学院教授,著名钢琴家郑大昕很喜欢弹奏这个曲子。多年前,也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盛行的时候,我曾经在他的琴房中听他分别弹奏这两首曲子。他边谈边讲解,《黄河》开头有对这个引子的模仿,并且把它们进行了对比。

     有评论说,在这首协奏曲中,  拉赫玛尼诺夫一方面以深沉的音调抒发他内心的忧郁与悲伤,另一方面也通过气势磅礴的高潮来表达他满腔的激愤。


        六、中国的音乐家对心理治疗的态度


       中国的音乐人中心理出问题的人不是一、两位。例如,陈琳的自杀,窦唯的心理问题,都众所周知。没有听说它们寻求过心理学家的帮助。当然也有其他领域的名人。倒是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不掩饰自己,他承认自己得了抑郁症,接受了治疗。

       心理治疗的威力可不要小看。

 

 托尔斯泰没有治好他,心理学家治好了

拉赫玛尼诺夫在演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