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拜年!昨天晚上的春节晚会,看得如何?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于春节晚会这道菜,我品尝的结果味道好的只有:
蔡明、潘长江的《想跳就跳》鲜明、生动、简洁、犀利、丰满。尤其蔡明恶言妙语不断:“人是微缩的,心是猥琐的。”“管谁叫‘阿姨’,满脸褶子还卖萌?”“别煽情了,我哭不出来!”“那不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吗?你可不是童话片,是恐怖片!”“你是小陀螺,怪不得我想抽你!”“都是千年的狐狸,你玩什么聊斋啊!”真正的幽默,同时必须具备真实的力量!
我之所以欣赏《想跳就跳》,还由于它传递了一种非常健康的观念:“没有谁能够阻挡未来!”
蔡明和小陀螺,一个刻薄、挑剔、敏捷,一个厚道、宽容、接纳,而蔡明受到了小陀螺热爱生活的感染。这句话是关键:你这样站起来都像没有站起来的人都站起来了,我还不站起来吗?做小陀螺的舞伴,显示了她那“刀子嘴豆腐心”的美。
杂技《冰与火》挑战了身体的极限,突破了万有引力的限制,那力量如此柔韧,近于无穷,没有什么造型不能够实现,不断冲击、扩展您的想象空间。武术《少年中国》,多少有一些令人振奋。“你摊上事情了!”这句话是有生命力的,反映了一种现实。
其它,感觉都是一般般……
郭德纲上春节晚会,是炒了很久的事情。终于上去,却并不怎么样。可能有的情况下,上去了反不如在下面。感觉是幽默缺乏,要硬去挠别人痒痒。似乎下面有好些“托”在配合,反而使人感觉不真实。有时候,过分夸张,就与生活失去连接,成了语言游戏。原因可能没有太多来源于的东西。像蔡明的那些话,都是生活的语言,都是生活中的事情。
李云迪,含金量极高的肖邦钢琴一等奖获得者,心甘情愿给魔术打下手,表情似乎多少有一点尴尬,至少是不能够充分适应。如果竞争不过朗朗,就不一定非得上春节晚会啦。为您的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保持一点神秘感吧!顺便说,刘谦在介绍“国际钢琴艺术家”李云迪的时候,声调怎么是降调呢?大家介绍人都是升调啊!拉了个音乐界名人,魔术却是老套。
关于两位年轻的钢琴大师,导演给人感觉都有偏心了,或者实际上是缺乏灵感吧,就不能够设计发挥李云迪特长的节目,让他放射出光芒?古典音乐就不能够突破?给朗朗设计的节目就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看他双手如自由的蝴蝶在键盘上飞舞,使古典名曲变奏出炫目的华彩。
整台晚会,要害是创造力缺乏。歌曲太多,高科技的舞美设计,掩饰不了内容的贫乏。
面临钓鱼岛危机,爱国主义教育很有必要,但,让每个个体强大起来,敢于张扬个性,国民普遍有爱国的资本后,才是真正的爱国。“我爱您,中国!”多唱几遍,未必就能深入人心。爱国歌曲真正有分量,一首足以,数量起不了太大作用,有时候,反而会引起对说教的反感。
令人失望也得看,除了吃,还能够做什么呢?节目的不足,最深刻的根源是国民生活的单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