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利藏经如何记载佛陀拉肚子?

(2013-02-05 15:43:51)
标签:

佛陀

探索

分类: 与佛陀通心

巴利藏经如何记载佛陀拉肚子?


我在2010年写的《关于佛陀拉肚子》,探讨了关于佛陀涅槃前拉肚子的记载。所引用经典是《南传大般涅槃经》。今又读到《亲近释迦牟尼佛----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一书。这是一本特殊的关于佛陀的传记,不同于其它关于佛陀的传记,对佛陀生平的记述完全取材于巴利三藏(据说当年佛陀讲经,所用的语言就是巴利文),记述的形式又大多是采用巴利三藏经中的原文。

《南传大般涅槃经》有两次关于佛陀拉肚子的记载,它们与这本传记的有关记载有什么不同?这里仅仅比较其中一种。

《亲近释迦牟尼佛——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一书关于佛陀拉肚子的其中一次的说法如下:

 

 佛在负弥城随意地住上一段时间后,对阿难尊者说:“来,阿难!让我们前往波婆城。”

“是的,世尊!”阿难尊者答道。之后,世尊与诸比库同行至波婆城。到达后,住在波婆城金匠之子准达的芒果园中。

金匠之子听到世尊住在他的芒果园,便至世尊处,敬礼后,坐于一旁。世尊说法,以教示、劝导、激励鼓舞他。之后,准达对世尊说:“世尊!请世尊与比库众明日接受我请食。”

世尊默然同意,准达明白世尊已接受,便起身敬礼世尊后,右绕而去。

是夜过后,他在家中准备好各种丰盛的食物,以及许多剁碎的猪肉。派人通报:“世尊!时间已到,食物已备。”世尊于清晨着下衣,持钵与大衣,与诸比库一同前往金匠之子准达家。抵达后,坐于备好之座上,然后对准达说:“准达!将你所准备的碎猪肉拿来给我,将其余食品给比库众。”

“是的,世尊!”准达答道,并依嘱而行。世尊又告诉他: “准达!如尚有碎猪肉余下,须在地上挖洞埋之。在这诸天、魔与梵天的世界,乃至沙门、婆罗门、国王与臣民的众生界中,除了如来,我不见尚有其他人吃下此肉,而可消化者。”

“是的,世尊!”准达答道,并将剩余的碎猪肉埋入洞中。之后,到世尊处,敬礼后,坐于一旁。世尊以正教示他后,离座而去。

世尊在食用金匠之子准达所提供的食物后,便患重症之痢疾,痢血痛极,几乎致命。他以正念、正知忍受着病痛,毫无呻吟。对阿难尊者说:“来,阿难!让我们前往古西那拉(Kusinàra,古音译:拘尸那)城。”

引自人间佛教网:《亲近释迦牟尼佛——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

 

 

重点比较佛陀拉肚子前所用的食物。可以发现,关于佛陀拉肚子前所食用食物,《南传大般涅槃经》的说法是“□檀树耳”(大概是一种木耳),而《亲近释迦牟尼佛-----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的说法是“剁碎的猪肉”。除此之外,其它没有太大区别。

1、我有想起采访著名佛教学者楼宇烈时,他的说法“我看了佛经的不同版本,关于这个问题的记载是大同小异的。”应该相信,佛陀拉肚子是历史事实。

2、“□檀树耳”与“剁碎的猪肉”的差别,似乎也太大了一些,佛陀到底吃的什么?两种说法,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由此可见,我们所了解的关于佛陀、先知事迹以及经典,是受着记载者、转述者等情况的影响的。我们需要花功夫尽量去伪存真。

3、我们没有亲自与佛陀、先知亲近,还能不能得到接近真相的信息呢?我以为可以。这就是放空自己,与佛陀、先知通心。

4、何以知道我们与佛陀、先知是通心还是没有通心?可以提出这样的标准:通心者的能量状态是一种微妙的参考标准。如果您与佛陀、先知通心,结果是自己的能量状态不错,甚至是更畅通,应该是通心有所成功,或者说您理解的佛陀、先知更接近真相。为什么?我们向佛陀、先知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活得更加自在吗?如果我们活得更加自在了,不就是证明我们更能够与佛陀、先知通心了吗?

5、两种记载的不同,并不影响这样的判断:佛陀是人不是神,他也会有某些判断失误。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佛陀的敬仰和崇拜,反加强我们队佛陀的亲近感。


如果您感兴趣,请进一步阅读《关于佛陀拉肚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b541b80100nctb.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