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学生心理心理治疗 |
影响中学生心理平衡的主要社会因素是家庭与学校。
家庭是同学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中学生与成人相比具有较大的依附性,而家庭往往使同学们产生较强的归属感。家庭的精神支持对于平息个人紧张心理、抚慰精神创伤特别有效。然而,如果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不正常,矛盾与纠纷迭起,就会造成同学们心理上的失衡。家庭自然结构残缺不全,如父母双亡、父母离婚或分居、父母再婚等,也容易给生活于其中的青少年造成消极适应行为。
文化素养较差的父母,通常只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面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及其精神需求却考虑很少,往往使孩子从小形成畸型心态,种下社会适应不良和偏常人格的苦果。
学校是同学们生活于其中的又一个主要场所。学校生活往往是一种紧张的竞争性生活,是一种需要不断付出努力克服困难的生活,这使得一些同学很不适应,特别是学校的功课负担太重、学习压力太大、老师教育方式不当、竞争过于激烈等等,都会引起一些同学的心理异常或采取消极适应方式。
在中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并不少见。一旦出现心理障碍,不用紧张,不用害怕。它不是青少年的“专利”,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而是可以克服和排除的。如果一旦形成心理障碍,就应在老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找出形成的原因,提出克服和排除的方法,以帮助同学们调节自己的心态,超越心理上的困惑,有效地进行心理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