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理治疗中学生心理 |
中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尚处于一个不很成熟的过渡阶段。同学们的心理比较脆弱和敏感,往往不能经常地与外部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种种心理挫折和冲突,并可能导致一些不正常行为的发生。这时,我们所说的心理障碍就出现了。
中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概括说来,主要有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
身心素质包括躯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躯体素质中最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可分为强型和弱型。弱型的人对新异环境难以适应。内分泌浓度差异较明显也能影响人的心理平衡,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人容易激动。心理素质是心理特征的内在稳定因素,它能够决定心态的基调。心理素质上的任何缺陷,都会阻碍积极的心理平衡的建立。
日本学者曾把容易导致心理障碍的心理特征归结为十四个方面:
①抑郁性:容易受消极因素所支配,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孤独、无聊、绝望。
②无力性:对自己的身心功能具有较强烈的不安全感,容易疲劳,总感到自己有病或要害病。
③过敏性:容易把周围的变化与自己的安危联系起来,多疑、瞎猜想、嫉妒、妄想、爱编织谎言。
④强迫性:无法摆脱强迫性的思想、情绪和行为,不敢见人,有接触恐怖感。
⑤自我否定性:对自己缺乏信心,犹豫不决,做事反反复复。
⑥内向封闭性:不关心他人,不与人交往,处于封闭状态。
⑦固着性: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意向,过份迷恋于某件事,不灵活。
⑧意志薄弱性: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自己的主意和行动,缺乏自主性
和坚持性。
⑨盲动性:缺乏深谋远虑,行事极其草率鲁莽。
⑩不安定性:身心不安宁,注意力分散,工作有头无尾。
(11)情绪易变性:情绪极不稳定,爱对别人出气,说话尖刻,行动带有冲突性和破坏性。
(12)自我表现性:爱表现自己,自以为是,不听劝告,喜欢夸大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