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投保全程解析

标签:
代理人保险上海宋贯东家庭理财财经 |
分类: 投保指南 |
一、理清保险需求和购买顺序,并做整体规划
目前,保险营销过程中,经常把这步跳过去了。其实购买中长期人身保险之前,先要考虑一些因素,如现在的收入和未来的收入预计、其他储蓄及财产、现有福利或保单,还有个人或家庭的日常开销、债务负担及赡养或抚养负担等。然后拟定投保预算,确定投保大致目的,即投保是为了获取哪些保障,是健康医疗、教育储蓄、还是分红养老、或是财产传承等;如何选择被保险人、先投资哪一块后投资哪一块尽量心中有数。家庭投保方案必须结合上面提到的因素整体考虑和规划,分出轻重缓急。
二、选择认可的保险公司和可信的保险代理人
对于投保人来说,选择其认可的保险公司和信赖的代理人都非常重用,我认为眼前找个可信的代理人更重要。选择保险公司时要了解其财务实力、服务网点、服务质量等。保险代理人要专业而且诚实,他们的专业主要体现在运用他们对保险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客户做保障需求分析,替客户规划出可以承担的而且合适的保险品种和保额。
(专业并非是从业时间一定多久,或者职位多高,目前保险公司是唯业绩和增员二元论的,不同险种业绩差别也容易拉开巨大。)显然如果代理人不够诚信,很难相信他们会用心替客户寻找最合适的方案。也很难想象投保人会跟一个不可信的代理人签署投保单。投保人一定要记住你掏钱是买实实在在的保障,而不是甜言蜜语或小恩小惠!!
这里补充一句,请投保人不要再迷恋那些会“来事”的代理人了,从那里或许能满足些人性的虚荣,但并不代表他们真能为你设计出合适的保险方案。这行业行销做得有点畸形了,往往那些相对专业的保险代理人并不是那些喜欢跟你纠缠不休的人。
三、确认保险方案并签署投保单
投保人与代理人就保障需求做详细交流,拟定保险方案,了解相关险种的条款和保险责任,对方案的性价比进行比较权衡,直至最后确定保险方案,然后签署投保单。客户与代理人签署的投保单,只是一种投保申请,不算是投保最后落实和确认。签单时,客户应提供相关人员的身份证明(投保人、被保险人、被指定的收益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等)及扣款帐号资料。需声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职业及收入状况以及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必要时,还得接受体检和财务调查。整个过程中,双方都有如实告知义务。
投保之前最好把有关保障权益搞清楚,弄明白。未必一定要等到犹豫期或犹豫期过后才想起买的不合适。
如果可能你也可以记下你的投保单号,后面或许用得上。记住,在如实告知方面别存侥幸心理。
四、递交投保单进行核保确认
签完投保单后,代理人将投保单递交到保险公司,并由保险公司核保。核保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不能承保,即不被接受投保申请。除了投保单及相关资料填写错误或不规范外,主要是不符合保险公司承保条件。另外就是核保通过,被接受申请,保险公司会从客户提供的帐户扣取首期保费(也包括预先收款的),保险单一般是从保险公司同意承保并收到首期保费的次日零时生效。
一般3-7天左右可以搞定并得到保单.不同险种和公司可能稍有差异。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查询你的扣款帐号来了解承保结果和大致起始时间。如果时间太久了,比如半个多月了,请自己主动了解下。找代理人或者问保险公司,你报上投保人大名或投保单号了解。
五、获得保险合同和签收保单回执
保险代理人
人身保险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会因为一次购买而结束,要定期评估保险计划。不要把保单束之高阁,长期不理。其实这点很重要,每个人的财务收支、财产结构、身体状况、家庭责任、家庭结构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等因素都在不断变化,都会影响你的保险需求和既有保障的效率,这就要求适时做出保障方案调整。该减的减,该增的增,这样做也是个人或家庭理财的需要。
其实这点很重要,保持保险合同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试想如果合同都不见了,那些给付、理赔操作不就很麻烦吗?合同放着放着不管它忘记缴费失效了不是可惜吗?保单随时间的变化、家庭的变化,不合理、不合适了而不调整有可能造成浪费,也有可能导致保障不足等现象。
最后,作者提醒您,还有很关键、最基础的一条,那就是保险观念和保险常识。这不是本文要谈论的,但确实很重要、很基本。否则你投保过程很可能很被动、或不负责(多出于面子或人情甚至担心纠缠而交差),或者是出于一种对保险的误解而购买。关于保险观念和保险常识,希望平时多了解、多积累,其实渠道很多。我们拿钱出去投资会做些风险评估或预防,对于人身风险及连带的家庭财务风险我们岂能忽视呢。目前保险业不少问题的出现与投保人保险常识过度匮乏与代理人整体较低专业水准不无关系。
( 转自好友“深圳蓝玫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