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求偶像崇拜和榜样学习的统一

(2020-10-29 10:02:40)

当前,青少年的身边并不缺少偶像,也不缺少榜样。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一种尴尬的情况:一方面,青春靓丽酷炫有活力,霸占各大荧屏或网络的各类明星被许多青少年熟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他们身上值得青少年学习的价值却不够。而另一方面,一些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或者拥有感人事迹的榜样,虽然正能量满满,但是他们对青少年缺乏必要地吸引力,并不被青少年熟知。

有没有一种可能把偶像崇拜和榜样学习统一起来,实现榜样偶像化或者偶像榜样化呢?

我的答案是可能的。

偶像和榜样是一组既不相互对立也不相互排斥的概念。从理论上讲,完全可能存在一个人,既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又是青少年膜拜的偶像。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偶像和榜样只是在产生的方式上有区别,但是他们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都是从关注开始,然后心理认同,最后开始行为模仿。

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偶像和榜样一定可以统一在一起。虽然偶像和榜样的这些类似,为寻求他们的统一提供了可能性的支持。但是,他们还是客观地存在着区别,各有侧重。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人只能做偶像当不了榜样,也确实有一些人只能说榜样,成不了偶像。比如,早些年香港街头的古惑仔,就是一些人心目中的偶像,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他们身上正能量不足,都不可能成为榜样。

因此,在寻求偶像崇拜和榜样学习的统一这件事上,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认为,可以做到只是在部分偶像或者榜样的身上实现寻求部分偶像和榜样的统一。

在具体实践中,很显然面对的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怎样把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打造成为榜样,而另一种情况,是怎样增强榜样的吸引力,使之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先说第一种情况,怎样把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打造成为榜样。

在这种情况里,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学生偶像崇拜这种行为。

心理学里有一个叫“拟社会关系”的名词,来描述偶像崇拜。其意思就是随着电视这类大众媒体的流行,人们往往会和偶像产生互动的感觉。不少人感觉这是一种真实的社会关系,存在于自己和明星之间,而且没有任何被拒绝的风险。因此,偶像崇拜有深厚的心理活动基础,当一个学生表现出偶像崇拜的行为的时候,淡定的接纳这种行为,是引导教育的基础。

其次,教师要挖掘偶像身上的正能量,引导学生把关注点从追求形似的浅层次的崇拜中调整过来。

偶像之所以能够受到青少年的崇拜,在一些方面必定有非常出众的个人魅力,要不颜值特别高,要不特别有智慧、有才华,或者有魄力等。这些鲜明的特质中,有许多具有积极意义,完全可以供青少年学习。因此,挖掘偶像身上的正能量,引导学生把关注点从追求形似的浅层次的崇拜中调整过来,是把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打造成为榜样的重要步骤。

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位男生,追星刘德华。起初,他疯狂追求形似刘德华。数次劝阻,均无效果。无奈之下,我开启了陪他追星的计划。我假装追星刘德华,跟他寻找共同话题,接着,我邀请他加和我一起研究刘德华走红几十年的原因。等到我们找到刘德华在他光鲜的外表之下,还藏着正义、善良、进取、为人谦逊等等品质的时候,等到我们展示研究成果的时候,我发现他已经蜕掉了之前的那种迷茫与颓废,从痴迷刘德华的陷井里走了出来。

把榜样打造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则要困难的多。这主要集中在如何让榜样走进青少年的心中的问题上。

一方面,我们需要寻找榜样身上的偶像气质,适当“迎合”学生的口味。

其实,众多的榜样身上具备偶像气质,具备打造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的基础。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而且有些表现出极强的心理素养以及机智、幽默、深刻的言语,慷慨解囊的胸襟与行为,有些甚至就是才艺超群、备受追捧演艺界、体育界的明星人物,他们气质和特点,就是把榜样转化为偶像的可以很好的利用的条件。

而在另一方面,把榜样群体中有偶像潜质的对象打造成偶像,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传统的宣传中,榜样打造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存在。其实,根据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能够走进人心中的榜样应该具有可学性、典型性、可信性、时代性、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瑕不掩瑜反衬瑜,一个有血有肉的榜样,甚至是有些瑕疵的榜样,更符合实际,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里。

比如,今年疫情期间,媒体在报道钟南山院士的时候,就展现了他的许多生活细节。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钟老会英语爱运动爱老婆等一系列与责任、担当等不相干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但没有降低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反而让人们觉得钟老更真实,更可敬。

因此,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在强调榜样人物“引领”作用的同时,借鉴“造星运动”的方法和手段,使榜样人物和偶像一样,走进他们的心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