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马卡连科06:集体主义教育

(2020-05-20 20:47:47)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心得

集体主义教育,是马卡连科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何理解集体,如何理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利用集体教育个人的原理是什么,都是马卡连科非常关注的问题。

对于如何理解如何理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这个问题,马卡连科认为,集体的公共利益,也就是个人的利益。如果不把教育工作特别放在个别人身上,不放在作为教育家关怀对象的标榜一时的“个别儿童”身上,就能用复杂有效的集体的方法来影响个人。我们要知道,个人对个人的影响是一种狭隘的和有限的因素。整个集体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应当把有组织的教育影响针对着集体。同时,对个人最实际的工作方式,是把个人保留在集体内,并且是这样一种保留,要是个人认为他留在集体里是按照自己的愿望,是自愿的,其次,要使集体也是自愿的容纳这些个人。

对于怎样在集体中教育个人,马卡连科认为,集体是个人的老师。个别人犯的错误,不管这些错误是什么样的,最好在集体作出反应以前教师不要有什么反应。教师在集体里所以能够影响个别人,是因为她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这并不是说,我们教育家和一般成人的集体领导者,只是站在一边旁观。恰恰相反,我们要时时刻刻地运用我们的思想和经验,我们的机智和意识去分析集体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希望、倾向,并且用忠告、影响、意见,有时甚至用我们的一直来帮助集体。

概括起来就是:建立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的影响。

集体的个别成员不把自己看成“未来个人的萌芽”。作为有充分权利的公民,他们有权各尽所能的参加社会劳动。他们参加劳动,不是从教育的观点,而是从工作的观点来参加的。就是说,他们不是在毁坏物质,而是在生产必需的东西,不是由于利他主义和不赚钱等唯心主义的想法,他们是按照生产的一切的精确性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的。首先是对集体负责,因为集体是个人厉害的集大成者。

从这个观点出发,就产生了集体主义教育方法。马可连柯认为,给予儿童集体或者青年集体各种权利,就是给予了纪律。

而集体纪律不能放弃严厉。

不能把顽劣的学生赶出教室门外,或者不能把 小偷赶出教室的教学理论,是利用个人主义同情个人的悲剧和遭遇的做法,会由这阵看不见的同情而毁灭数以百计的集体。把小偷留在集体里,必然会助长偷窃行为,必然会加倍的扩大由于猜疑无辜的同志而引起的纠缠不清的冲突。这就会迫使集体的每个成员锁起自己的东西并用猜忌的眼光注视着邻人,这就会消灭集体的自由,且不说这还意味着物质方面的损失。承认偷窃合法并容许偷窃,集体就会崩溃和瓦解,反之,集体就会巩固起来。只有对于集体的力量和权利有了共同的感受,集体的巩固才是可能的。一个小孩哪怕只有一次表决过赞成开除偷窃的同学,他自己就很难再做出 偷窃的行为。

这样的纪律,是作为一种自觉的必然性从集体的一切生活条件产生的,是从儿童集体不仅准备将来的生活,而且已经生活着的那种基本的原则产生的。

在每种违反纪律的个别场合,集体只是保护自己的利益。当保护那与个人的利己主义有多方面接触的集体时,集体也就保护了每一个人。并且保证个人有最有利的发展条件。集体的要求,主要是对于那些参加执行要求的人是有教育意义的。

个人在这里是在一种新的 教育立场上出现的,他不是教育影响的对象,而是教育影响的代表者,即他表现了整个集体的利益,主体是。这是一种有利的情况。共同的要求保护了每一个集体成员,同时期待每一成员尽力参加集体的共同斗争,从而培养每一成员的意志、刚毅、自豪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马可连柯认为,集体和个人都是生活在当下,这与斯宾塞倡导的教育是“教育要为将来完美的生活做准备”截然相反。马可连柯认为,儿童集体绝不愿意过那为了未来生活做准备的生活,儿童集体决不愿只成为教育的现象,它愿意向其他每个集体一样,成为社会生活中有充分权利的现象。

综合马卡连科关于集体主义的论述,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集体主义者,而要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第一个形式就是集体。

1.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马可连柯曾说过,“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在它看来,要求和尊重是一回事,集体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表现了对个人的力量和可能性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现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在进行集体教育过程中,要求是必需的,否则就不可能建立集体和集体纪律。尊重并不是尊重外表的东西,并不是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而是对参加共同劳动、共同工作的同志的尊重,是对活动家的尊重。

2.平行教育原则。他认为集体教育应遵循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原则。他认为集体首先是教育的基础。只有个体长时间参加了有组织、有纪律、坚韧不拔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其次,集体是教育的手段。他强调集体是个人的教师,教师必须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最后,集体是教育的目的和对象。他强调教育集体与教育个人的活动应同时进行,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