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自己的母亲

“重新理解自己的母亲”,这是母亲节我抛给学生的问题。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对母亲是有一种自然形成的理解的, 只是这种理解,有可能是片面的,有可能是有偏好的。现在要求重新理解自己的母亲,就是要求抛弃已有的这些观点,用一种新的视角,用自己的判断力,重新审视自己的母亲,从而形成新的理解。
为什么要重新理解自己的母亲?
这样安排,是有深意的。一是我的学生都处在叛逆期,对母亲的反叛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觉得母亲烦,母亲啰嗦的人大有人在,而母亲们,觉得自己的子女不听话、不服管,伤脑筋的也为数不少。现在借助母亲节这样一个机会,一针见血的提出这个问题,就是想给他们提供这样一种视角,以期获得改善。二是对每个人而言,母亲只有一个,子女与母亲的关系,往往决定了一家人生活的基调。有融洽的母子关系是一种幸福,而帮人实现融洽的母子关系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因此,问题绝对是好问题,关键就是怎样引导学生实现重新理解自己的母亲的目的。
我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了自己与母亲在一起的种种场景,然后要求学生在纸上,用关键词写下母亲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我强调,必需是发自肺腑的,而且真实能够举出例证。
接下来,我们一起观看了一段视频。那是作家陈岚一段关于母亲的演讲。自己在写作的时候,母亲电话来问要几斤红薯,她也觉得很烦,于是,啪的一声挂掉了电话。直到后来,发现自己的女儿有了蛀牙,在洗手间督着她们刷牙,引起了女儿们反感的时候,才发现到自己和自己的母亲是一样的。于是,在意识到所有的母亲是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在一直关爱着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忽然间理解了自己的母亲。
视频看完了,我要求学生站在母亲的角度,重新审视那些曾经发生在母子之间却让他们耿耿于怀的事情,看看是不是有新的发现。然后在自愿的情况下,让几个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有学生说,以往觉得母亲对自己苛责,对自己的弟弟却非常溺爱。但是,现在理解了,因为高中是人生关键阶段,母亲的严格要求,是希望自己能够发展的更好一些。而她弟弟五岁,正是无忧无虑的年龄……
分享结束之后,我要求所有学生以“有我这样的娃,你……”给母亲写一段话,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分享给各自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