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马卡连科04:什么是集体

(2020-05-15 21:10:50)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心得

这是一个常用的概念。一说到集体,我们马上就会想到经常在口边的班集体,村集体等等。可什么是集体?好像真还没认真想过,一时半会儿说不清。

在《马卡连科教育文集》这本书中,马卡连科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

“对这种或那种刺激会引起共同反应的协同动作的人群。”这是在马卡连柯时代某一段时间比较流行的定义。

这种定义,遵循了严格到种属分类法,其目的在于使有关集体的逻辑概念非常系统化,在追求系统的表面的严整性当中,追求写出某种分类的可能性当中,几乎没有注意到现实里面活的集体以及他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

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马路上等红绿灯的行人可以对信号有共同的反应,但是他们很显然不能构成集体,而在另一方面,真正的集体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协同。比如,一个发展成熟班级,可以构成一个班集体,但是这个班级的孩子只可能在少数时候有协同,不可能任何时候都是协同的。

马卡连科认为,按照社会主义厕构成的社会统一体,叫做集体。这里社会主义原则,就是自愿的原则,也就是在强调主权是整个社会的、集体的情况下,人们在共同的目标驱使下发自内心的的组成的团体。准确来讲,集体是一种组织形式团体,具拥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共同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政治目的和共同的社会利益。

怎么理解这个概念呢?

马卡连科认为,集体不是多数个人机械的总和,是不能用个人的只能(协同动作和反应)来规定社会的统一体。集体是以社会主义的结合原则为基础的人与人相互接触的总体。集体有整个集体的主权,个人有自愿加入集体的权利。只要个人在集体中一天,就要无条件的服从集体的要求。而集体只有当它用有益于社会的活动来团结个人的时候,才能称之为集体。

马卡连科特别强调,苏维埃的教育机构具有集体形式,与任何其它的教育体系不同。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受训练的材料,而是把他们看出是社会的成员,社会的积极活动家,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学生的集体,不仅是青年们的集合,首先是具有国家里任何其它集体的一切特点、权利和义务的社会细胞。

值得一提的是,前苏联学者认为,集体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因为遵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是不大可能产生像集体这种高级类型的人类共同体的,最多只能产生集体的雏形。而马克思主义社会所有的权益是公有化的,属于所有人民,因此,才更适合讨论集体这样的集体概念。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比较一致地认为集体具有以下 4个本质特征:

集体是人们为了达到社会赞许的某个目标而形成的联合体;

这种联合体具有自愿的性质,但决不能把这种自愿性理解为集体形成的自发性,因为群体不单单是由外部情况决定的,对参加群体的个体来说,群体已经成为一种在共同活动基础上积极建立起来的关系系统;

集体的最重要特点是整体性,表现为它总是活动的某种系统,具有自己的组织、职能分工、一定的领导和管理机构;

集体是成员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形式保证着成员的个性发展,而且成员的个性发展和集体的发展协同进行、互不抵触,即个性的发展是随着集体的发展而发展的。

按照苏联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集体是分阶段发展形成起来的。最流行的一种模式包含在彼德罗夫斯基提出的“群体积极性分层概念”之中。这种理论把群体看成是由3个层次构成的。每个层次有一定的原则,依据这些原则建立群体成员间的关系。在第1个层次上,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直接接触、情感联系基础上的比较表面的关系,如好感和反感、群体的相容、动作的协调、接触的难易、趣味是否相投、受暗示性大小等等。在第 2个层次上,人际关系是以群体共同活动的内容与价值为中介,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把别人看成是群体共同活动的参与者,工作上的同志。在第3个层次上,所有成员都接受群体共同活动的统一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群体的内部关系。这是群体内人际关系发展的最高水平,正因为达到了这一水平,群体才变成了集体。在这3个层次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构成了集体中人际关系的多级结构,这种结构称为层次测量结构。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还对集体的特殊社会心理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这些参数主要包括:团结作为价值定向一致、集体成员自决、集体主义自居作用、人际选择动机的社会重要性,集体对成员的高度参照性、对协同活动的结果承担责任的客观性等。

这些研究证实,西方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动力学派以及其他学派所揭示的小群体中的人际相互关系的规律性不适用于集体,集体的社会心理规律根本不同于在低水平发展的群体中起作用的规律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