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人装上“轮子”的教育

(2014-05-19 15:38:37)
标签:

教育

国家标准

状态

何从

儿童

《脑中之轮:教育哲学导论》是一部简明的介绍教育哲学思想史的导论性作品。

书中着重论述了教育哲学发展史上关于自由、权威、文化关系、学校制度、人权等主题的讨论。诸如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柏拉图的国家教育思想,卢梭的性别教育和契约思想,布鲁姆的文化主体思想,古德曼的自由学校教育思想,艾里什的消除学校教育思想,弗莱尔的批判教育思想等等。

对什么是“脑中之轮”,作者乔尔•斯普林格(JoelSpring)解释说,这是来自施蒂纳。作者在序言中明确说明《脑中之轮:教育哲学导论》这本书就是为了献给施蒂纳,因为正是施蒂纳在他的书---《惟一者及其所有物——个人对权威的控诉》----中提出了“大脑中的轮子”这一概念,指出“教育既是个人自由幸福的源头,也是国家实施思想控制的源头;教育只能是“官方教育”,而且“官方教育”只能按统治精英的意志运作,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平衡权力的工具。由此,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沿着施蒂纳思路,教育其实就是在人的大脑里“装轮子”。这里的“轮子”有两个层次上的意思:第一,控制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第二,让人们为理想而献身。所以,所有的受教育者,当其还没有意识到什么才是他自己的“所有物”时,就都是“受支配的群体”。当成千上万的人自愿为纳粹、为法西斯、为帝国主义与恐怖主义而“献身”(即愿为其思想而赴死)时,施蒂纳在1845年的书中提到的话才真正得到了验证。于是,研究既是官方的公共教育系统,同时又不限制住受教育者(特别是儿童)的自由思想,就成为斯普林格这本书的一个主题。最为理想的状态是,人们通过教育获得了思想,但是又不被这些思想所控制,或者是控制某种思想。斯普林格的论述也是从这里开始的。他认为问题不在一个人如何从“官方”的公共教育系统中挣脱出来,而在如何才能用另一种“轮子”取代“为思想而献身”的轮子。这个轮子就是“保护自我和他人人权的道德义务”。

当然,这是可能的吗?

斯普林格说,这取决于我们是否相信存在着这样一种教育:第一,学习只是单纯的个人兴趣;第二,教育的过程就是鼓励学生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依存关系;第三,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在权力框架内理解社会的建构,比如正是知识的社会建构才决定了我们相信何物为真以及对周围世界的解释。

就这样,读完了此书,让我们直面教育的本质,对教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虽然,这本书帮我们看清楚了当今教育的“国家标准”的制定,一定有利于国家在人们的大脑里“装”一个更灵活、更便捷、更有效的“轮子”。
给人装上“轮子”的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