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学生不配合?

(2014-03-11 07:06:58)
标签:

事理

孩子成长

拼死

语文课

就是说

 

“站过来,你们两个女生上课藏在桌子下面在做什么?”

第一节课后,李老师把两个女生带回了办公室。

李老师生气了,他把声音不仅比平时提高了分贝,而且放书的时候,还把桌子拍的啪的一响。

两个女生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住了,她们头一缩,连忙站到李老师的办公桌旁。然而,她们并没有及时开口回答在做什么,她们先是交换了一个眼色,然后过了几秒钟,她们才开始嘴角微动,嗫嗫欲语。遗憾的是,这个的时候李老师已经失去了耐心,高分贝的批评和呵斥劈头盖脸的扑来:

“你们在磨蹭什么呢?嗯,上课提醒了你们几次你们都没有反应。我还以为女生的脸皮薄呢,谁知比男生还厚。”

“你们不要想去狡辩了,我亲眼看见你们上课趴在一起玩手机。给你们一分钟的考虑时间,把手机给我交出来,如果不交出来,我就把你们交给政教处,我这个班语文课不要你们上了!”

......

在李老师一阵接着一阵的呵斥声中,两个女生终究没有发出声音说出半个字来。她们抬起了头,站在了李老师的办公桌旁,若无其事的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进门时的那种拘谨与羞涩没有了,脸上却有了一种慷慨就义的勇士一样的神情。

女生不开口,李老师也没了批评的热情,几句批评之后,便坐在椅子上开始生闷气,头扭到一边干他自己的事去了。而女学生们不敢做声,又不能走,只好呆呆的站在那儿,傻傻的愣着。

一时间,办公室里的气氛里显得异常尴尬。

上午在集体办公室里备课,看到年轻的李老师和两个学生之间发生的这一幕,让我暗自叹息。

中职生普遍对文化课不大上心,任凭老师把课讲的天花乱坠,他们很少对知识表现出兴趣是常有的事情。至少在职校几年,我遇到的每个班几乎都是如此。到教室去看,往往是老师在前面讲,总有那么一两个学生在下面藏着玩手机或是其它东西的开小差,违反课堂纪律。或许也有个别老师凭借自身对学生展示的学科知识的领悟以及自身的魅力,受到“礼遇”,但那都是一些凤毛麟角的事情。

遇到这种情况,当老师的批评几句,教育几声,都是正常的情况,干的都是自己本分之内的事情,学生一般都是是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毕竟他们到学校来就是接受教育的,多年的教育已经让他们明白了不少的事理。

那么,这两个女学生上课玩手机,明明是违反纪律了,为什么她们不配合接受李老师的教育呢?是她们不知悔改吗?

在李老师看来,明明亲眼看见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毫无中争议的违纪事实,批评她们就应该心悦诚服的接受,至少应该有个认错的态度,哪能像她们这样啊,没有认错态度,也没有认错的行动,拼死抵赖能够蒙混过关吗?

而在这两个女学生看来,她们会觉得自己更冤。上课玩手机是不对,批评就批评,但是李老师凭什么不能好好的说,要和脸皮厚薄扯上关系呢?

就这样,在冲突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强调自己的第一感受和体验,只能默许对方尊重自己、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甚至在头脑中预设了对方的反映,按照这样的逻辑,冲突和尴尬不可避免的发生。

在我看来,出现这样的尴尬,李老师是负有责任的。在传统观念中,或许我们时时时刻从教师自我的立场出发,从教师的情感需要出发,从教师自我的形象肯定出发,把教师的感受放在首位,教师的体验放在首位去要求学生并不会出现问题。甚至学生违反了纪律,接受批评是需要态度的,不能解释,不容分辩。即便是老师在批评的过程中,说话的不好听,甚至是批评的有些过,但是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做学生的都应该虚心接受,全单招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观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李希贵老师曾经有个经典的“学生第一”的提法,就是说,学校教育应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在这样的语境下,批评教育学生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个形象的解释就是如果孩子是一粒粒的种子的话,教师不应以一颗树的形象站在哪里告诉学生要像自己一样成长,而是俯下身姿做一片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为孩子提供成长舞台、场景、机缘、动力。因此,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能因为自己的尊严牺牲孩子的生长,不能因为自己的“正确”扼杀孩子的意愿,不能因为自己的“规范”扭曲孩子的个性,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丧失孩子成长的机缘……

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如果教师过分的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感受,必然就会迫使学生接受自己的行为和看法,自然就会忽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案例中的李老师把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凌驾在学生的成长之上,只顾自己生气,不顾学生的感受,甚至都没有耐心听学生的解释,遭到两个女学生内心本能的排斥,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如果李老师能够更耐心一点儿,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当时的场景,学会聆听,也许,事情的结局就没有这么糟。毕竟两个女学生一开始还是准备承认错误的,她们不仅跟着老师到办公室里来,还乖乖地站到李老师的办公桌旁……或许她们只是面对教师办公室里面的那么多老师,有些胆怯,有些矜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主动作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