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个有故事的老师

(2013-04-15 15:07:34)
标签:

做个

常人

有意义

个例

感言

(本文谢绝转载)

李镇西老师无疑是个很有故事的老师。

有一次,和同行在QQ群里讨论的时候有人问我是为什么的时候,我思考了良久,然后敲下了这样一行字,“善于发现生活中细小的善,然后把他促成了场,变成了教育的力量。”

说实话,我当时是心怀忐忑的。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必然是多种因素的成功结合,并非是简单的一个过程,因此,用三言两语是很难描述清楚的,更何况这次讨论的对象是李镇西这样一位早已经闻名遐迩的老师了。

不过,我的这种不安的情绪很快就得到了化解。这并不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很快就把这件事遗忘掉了,而是因为我很快从2009年美国年度教师安东尼·马伦从美国总统奥巴马手里接过奖杯之后的感言中发现了像李镇西老师这样的有故事的老师的特质。马伦是这样描述的,“......最优秀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品质:他们知道如何读懂故事。他们知道走进教室大门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一无二、引人入胜,但却没有完成的故事。真正优秀的教师能够读懂孩子的故事,而且能够抓住不平常的机会帮助作者创作故事。真正优秀的教师知道如何把信心与成功写入故事中,他们知道如何编辑错误,他们希望帮助作者实现一个完美结局......”(李镇西老师本人在2012年7月的一次演讲中用到这段话)

仔细的评析这段话,然后把李镇西老师作为分析的样本,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有故事的教师必须具有讲故事的激情、导演故事的功底和讲故事口才的。

教育生活都是平凡的,只有一个真正爱教育、爱孩子对教育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才可能发现教育生活中的有意思的东西,把别人看来是枯燥无味的教育生活过的津津有味。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我们能把那些“听话”的孩子当做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就已经不错了,但是马伦却能够把可能调皮异常的孩子当做了一个个独一无二、引人入胜的但是又未完成的故事。这种境界显然不是对教育仅仅充满爱就能达到的,因为爱表达的只是一种态度,而李镇西老师和马伦老师对待孩子(不论是听话还是调皮)的不离不弃,表现的是一种激进的痴迷教育的情怀,这显然是需要激情的。

相对于这种开放的对孩子全身心的接纳,能够抓住一些不平常的机会帮助孩子个性化的成长更重要。这个过程,也就是马伦老师所说的站在促进每一个儿童得到应有的发展的角度,导演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也是李镇西老师所说的在学生成长的长河中,帮助学生安全渡过小学或者初中高中的成长时期的过程。这些过程,琐碎而又凌乱,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但用导演故事的心态去创造性的工作,把故事演绎到极致,讲得有声有色,这不仅是一种常人不可企及的境界,更是一个有故事的教师创造故事的过程。

但是,我觉得仅仅当个善于导演故事的老师还是不够的,讲故事也同样重要。安东尼·马伦的获奖感言就是个例证,在他的感言中,我们无法想象马伦老师要把教师要以生为本,努力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这个观点表达清楚,若果不是利用打比喻、讲故事的方式,会显得多干干瘪或者冗长。因此,善于讲故事,善于讲述具有成长内涵的故事,让教育的效率最大化,可能意味着像马伦一样用最简单故事表达一个复杂的观点,或者是把教育生活中有意义的东西用故事的方式记录下来。

 

一个有故事的老师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善于观察教育生活、发现教育生活,然后善于表达教育生活的的人吧。(杨绪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