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四眼先生
四眼先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745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老师赌气的孩子

(2013-04-13 12:54:35)
标签:

孩子

老师

劲儿

主任

我们一起

(本文谢绝转载)

【案例】

早操的时候,体育文员跑来说,“涛没来。”

这还了得,等我找到他的时候,他还撅着屁股躺着床上。“怎么不起床啊?已经在早操了。”推开们,我大声的喊道。

“起来了,就起来了。”涛翻身从床上坐了起来,高声的应着。

可是,涛终究还是没有起来上操。等到早自习上了,我已经站在讲台上准备开始引导学生读单词的时候,涛才推开门。“老师,你去喊我的时候,我真的没有睡醒,加上那个时候去上操已经迟到了,所以,我就索性又躺下多睡了会儿。”

“睡醒了啊?睡醒了就进来上课,没睡醒就回去睡去!”一看见他这个时候才来,我就来气。于是,就没好声好气的接着他的话顺了句。本来以为他会进教室开始和我们一起上早自习的,谁知他一扭头,真的回去睡觉去了!

我暗自叫苦,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后悔。可是恶言已出,伤害已经发生,能做的只有想办法去弥补。

于是,在学生自己朗读的空儿,我跑去喊他。可是,他直挺挺的躺在床上不起来。我让别的同学去喊他,他也不起来。最后,看着我们一趟趟的去跑,德育主任去喊他,他竟然还是不起来!

我们没有办法,只好通知他的父母。临近中午的时候,他的父亲来了,跑到寝室里去,一把把他给拉了起来然后拎到了我的面前。

然后满脸歉意的说,“老师,别见怪啊,小孩子不懂事,你不要往心里去哈......”

家长的这一席话,让我不好意思起来。明明是我的错误言行,导致了学生的赌气行为,家长却还在此一个劲儿的道歉,让我觉得无地自容。

当然,学生做的的确有些过份,家长或许并没有批评我的意思。但是,我们到底该怎样对待这种喜欢和老师赌气的孩子呢?

 也许,对孩子多一点儿理解和宽容,今天的事儿就不至于这么难堪吧!

 

【案例评析】

同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不同的看待角度。我们的视角不一样,就会导致所得的结果不一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得的结论都是正确的。当我们认为各自都对的时候,很多时候其实各自的都只是一种偏见!遇到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或许就是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更加全面的看到问题,站在人的发展这个角度,朝着能够缔造正能量的方向去整合!

比如,在案例中,就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这里既有抓住老师的小辫子就得理不饶人学生,也有有些冲动但是一直在怀着爱心和耐心给学生机会的教师。教师虽然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但从某种程度上看,师生双方在内心深处其实在一直相互堵气,学生拒不接近当事教师,当事教师拒不接近学生。家长匆匆赶到学校,“一把把他给拉了起来然后拎到了我的面前”,其作用其实就是打破师生双方赌气不见面的僵局,制造了一种对话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积极主动一些,努力去打破这种僵局。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是成人,拥有更宽广的胸襟,更因为学生是成长中的人,需要给他们机会,成全他们,让他们从错误中幡然醒悟,让他们拥有一份完整的人生经历。

这是因为我们的工作不是给学生标准,而是引领学生成长。扣住死理,等着让学生醒悟,是不可取的。作为教师,而是应该让出了空间,创造环境,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暖暖地幸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