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不是教育的全部

(2013-04-11 07:57:50)
标签:

自制力

深深的爱

教育

学生吸烟的教育

烟瘾

 

(本文谢绝转载)

[案例]:你能读懂我吗?(张爱敏)

又一次,你吸烟了!在厕所被张主任抓了个正着。

于是,你被带到了我的身旁,张主任依然情绪激动,语无伦次,但我依然能懂,懂他的意思,懂他的心情,懂他的处事。我把目光转向你,表情凝重,良久无言。最后,深深地叹了口气。

孩子,你能读懂我的心思吗?

九月份,咱们师生还没谋面,听说我是你的班主任,你母亲就和我面谈你的情况,你的音乐才能,你的体育天赋,你的聪明伶俐,但更多的是学习不主动,曾想放弃学业而辍学在家,特别是染上了吸烟的坏习惯。我很惊愕,但依然憧憬:爱,总能唤醒你,感化你!

开学了,我让同学毛遂自荐参与班委理事会理事的竞选,你被推荐为文艺委员。我很高兴,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我时刻关注着你,关注着你的坏习惯,但最终也没有发现。我窃喜,暗自得意,尊重与信任铸就师生成长的空间,分享点点滴滴的幸福。

然而,一日,晚自习后,你畏畏缩缩地走到我跟前,吞吞吐吐中我心头开始翻滚着热浪,我强压怒火,低声说:“我很失望!你把老师的信任抛到九霄云外了!我该怎么说你呢?”你低头无语。

在我的担保下,学校没有公开处理你!我认为给孩子留点自尊,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去愈合伤口,若在大庭广众下无情地去撕裂,那将会把孩子推到另一个深渊,我不想!

于是,我和你定下了协议;于是,我把信任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你,我期待你改过自新,因为好习惯才能成就好未来!

然而,就在那个晚上,你竟然在半夜爬起来去厕所抽烟了!我不置可否!

第二天,我又一次和你促膝谈心,推心置腹中依然是我无尽的期待。可你呢?

我去上海学习了,你竟然又一次演绎了吸烟事件,学校开会公开处理了你,可你依然没有认真思过。两周后,我学习回来,你竟然在当天晚上又一次“旧病复发”。我气愤了!

孩子啊,你竟然用这种方式来迎接我吗?我不再相信你的谎言,我还能相信你的所谓的“改过自新”吗?第二天,当家长被请至学校时,当年级领导与家长交流你的在校的表现时,你竟然被学生又一次检举,袖筒里藏着一盒烟,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事实却是如此!

我抱起书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办公室,丢下一句话:“按学校的规章制度处理吧!”

是啊,一次次,我怎么才能让你读懂我的心呢?我怎样才能唤醒你沉睡的灵魂呢?

于是,你的家长来学校陪读了!11月的天气啊,每天早晨7点,你母亲准时陪你到校,坐在你身边,和你一起上课下课。每天下午五点陪你一起回家上。

说心里话,每当你母子二人跃入我的视野,心中总有一种别样的情愫。你的母亲告诉我,早晨喊不起,晚上又不学。孩子,你懂得感恩吗?

虽然对你彻底改正错误没有信心,虽然你给班级创造了37分的最高纪录,虽然你的成绩已下滑幅度不可估量,但我还是留下了你,免除了陪读一个月的决定,但你读懂我的心了吗?

如今,新学期开学的第四周周日,你,竟然劣习再次上演,张主任告诉我,你承认已经吸了四盒了,最少是一周一盒。孩子,让怎么说你好呢?我曾经劝告你,不要违反校规,吸烟在我们学校属于严重违纪的,你是未成年人,吸烟严重地损害健康的,还有特别是陌生人的烟,千万不能吸的,遇到不法之徒,或许会染上毒瘾的。如果你真的无法忍受,就来找老师,老师给你提供场所和烟具,但一定不能再被学校领导逮住,因为,你再被逮住一次,或许再也没有机会上学了。

可你呢,把我的话当作耳旁风,竟然在新学期重蹈覆辙,你怎么就那么不长记性呢?

良久,我无语,但我依然不想放弃你!良久,我让你抬起头,看着我的眼睛,说:“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给我争争气,让我这个老班说得起话,好吗?”说到这,我的鼻子酸酸的,泪差点留下来。

你又一次,被带走写检查了!可是,接下来,对你的告状依然在持续,作业不交,自习课说话,做小动作,甚至于昨天晚上的敲桌子,张主任的口气里无不包含着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但当我翻开你的日记,我又一次释然了!因为你说敲桌子是因为班里太乱,想让同学们静下来,我相信的你的话。因为我的眼睛告诉我,你会给自己争气的,也会给我争气的!

也许,你才用的维护班级荣誉的方式不对,但我相信,你真的读懂了我!不是吗?

 

 

在许多场合,“教师要怀着一颗爱心去教育学生,有爱就有了一切”被拔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认为只要教师从心底里真正的爱学生,教师都会自然而然的生出教育的办法,一切教育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但,事实并不是如此,案例《你能读懂我吗?》无疑是一个反例,为我们提供一个机会,把这种观点放到了审判台上。

案例中,张老师对“你”经历了无数次教诲、宽容之后,依然故我、旧病多发的一种极为失败与痛苦的呐喊。张老师对文中的“你”也有恨铁不成钢的时候,张老师也曾与家长联手构建“防烟墙”,然而,文中的“你”没有能有所改变,没能让张老师看到感化的力量使“你”大彻大悟的华丽转身。面对这样的“烟鬼”,面对这样如此缺乏自制力的“问题生”,张老师似乎感到了力不从心,感到了“师爱”力量的软弱,因此不得不发出“你懂我吗?”这样的呼唤。从案例中不难看出,张老师对于文中的“你”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耐心、诚挚的爱心和若有若无的信心,这些所谓的“心”,凝成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情:关爱之情,彰显的是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己的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张老师的至诚之心令人钦佩,张老师宽容大度让人动容。但在为之感动,为之动容的同时,难道不能促进我们思考:教育,光有爱可以吗?

教育不仅需要爱,更需要有爱的智慧。正如费尔南多.萨瓦特尔(Fernando Savater)在《教育的价值》中指出的那样,“是爱催生了教育,也是爱发觉了教育的潜力,但是爱决不能替代教育。动物也爱它的后代,可是人类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类把爱和教育结合到了一起。”(P8)爱,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付诸真情和真爱,是我们走进学生的内心,静静地等待成长和觉醒的前提。但是,这并不是全部。对任何班主任来说,爱和智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心中有了爱,才会理解孩子、宽容孩子。心中有了智慧,才知道怎样去爱,去宽容。有智慧的爱,才叫真爱、博爱,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有爱的智慧,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教育才会真正的有力度,有成效。因此,利用智慧,创造环境,主动对学生因势利导,掌握教育的主动权,才是教书育人工作的应有之义。

所以,面对像案例中的“你”,张老师的爱并未被学生接受和感动这也算是正常的,缺乏跟进措施或许就是主要原因。比如,像张老师这样,在深深的爱着学生的基础上,找找到学生吸烟的原因,寻求学生的配合,结合行为习惯养成法来进行教育,是不是就会收到效果呢?

爱,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和改变一个人,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

 

 

附: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

    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一个人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人们“效劳”。  

 

 杨绪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