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两个方向
(2013-03-21 14:16:02)
标签:
教育卷首情感使命感习得性 |
在写完《守住自己 》那篇博文,点击发送博文按钮的那一刻,我在心里觉得美极了。毫无疑问,这又是我最近自认为的得意之作---从一次约稿开始,到无果而终,在剖析自己的心理变化的过程中,向读者道出了为人处世要守住自己内心的道理----
然而,当我把文章发出去之后,让我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先是有人传来了2012年《信息教研周刊》的卷首文章《守住自己的一份淡泊》,后又有人传来了知名班主任梅红建老师的《做回自己》。这是同一话题的三篇文章。客观的说,《守住自己的一份淡泊》和《做回自己》都是很不错的文章。《守住自己的一份淡泊》旁征博引,酣畅淋漓,犹如一股小溪从山间奔流而出,给人以美的享受。《做回自己》,则像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轻言慢语,娓娓道来,一举手,一转眸,典雅的气息漂散开来,恍惚间梦回千年。而我自己的那篇《守住自己》,就事论事,相比之下,浅陋鄙薄许多。
我突然觉得异常羞愧起来,猛地才发现,思考浅尝辄止是我一贯的做派。写文章,表达的都是写自己的见解,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由于阅历、思考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对待同一件事情的看法的深浅,其实折射的是一个人思考的深浅,一个人阅历的深浅,一个人思考的深浅。这么一次偶然的经历,能让我看出自己的浅陋,能让我从亢奋的自满中跌落,回归现实,才是最让我意外的,才是我最大的收获。
记得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人生有两种努力的方向,就像是挖井找水,有人找准一个地方挖了几米之后,发现没水,就换个地方又挖去了,结果挖了几米之后,还是没水,于是又绝望的换下去,结果留下的只是一些深浅不一的大坑。而还有些人,则喜欢找准一个地方,一直挖下去,结果他们总能找到甘甜的清水。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为了突围而不断的努力,就像挖井人为了甘甜的清水不断的挖井一样,但是一直在挖坑。或许,一个人成功与否,就是看能否找准一个地方去挖井还是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