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招
(2012-10-16 20:46:15)
标签:
题目高三复习人小鬼大来者不善数学知识 |
“杨老师,帮我讲讲这个题吧!”接手这个班第二天的晚自习的辅导的时间,一个学生拉住我说。
“好啊。”我一听,心想学生能主动求知就有希望,顿时感到一阵欣慰。我连忙转过身来,发现那是一个小个子男生,白净的脸上一对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我,一脸的真诚。“好的,老师帮你看看。”
可是,就当正准备弯下腰来仔细给他讲解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是个陷阱-----一张巴掌大的纸上抄了题目,附了最后的结果,更为严重的是这竟是一个超纲的题目!
我这才发现来者不善啊!
按照经验,学生问老师问题的时候,老师是应该拿出自己的范的,需要快刀斩烂麻,决不能拖拖拉拉犹豫不决。来不及多想,我已经在那张纸上开始了我的讲解。好在题目虽然超纲,但是并不复杂,不到一分钟,我就把过程弄的一清二楚。看着我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听懂了吗?”
“听懂了!”
题目虽然讲解完了,可是,我的疑问却仍然横在心头。高三复习这么紧张,问这样的问题,是优秀学生在自学数学知识,还是调皮鬼人小鬼大的别有用心呢?
“好吧,我给你弄个变式,你把它做一下。”
我的话刚刚出口,没想到学生马上就急了,怯生生的说,“老师,那个题目是我在一本大学的教材上抄过来的。”
下课后,我把这件事在办公室里的分享了,老师们都认为这个学生过份了。
但是过份了又怎样呢?无论课堂内外,学生提出让老师难以回答的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况且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总比过于“听话”要好,但关键的还是我们应当有足够的教育机智,保持平稳的心态,见招拆招,化解学生成长中的歧路。关注学生的感受、需求和动机,而不是行为,从原因中找寻问题的解决方法才是正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在表达情感时可能会犯一些错,好的父母或教师,这时会仔细地去分析错误的原因,而不纠缠在孩子一时的鲁莽行为,他不但会尊重促使孩子采取某一行动的崇高感情,还会和孩子一起去体验这种感情。
过招,不仅是跟学生,更是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