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数孩子不应只是摘金夺银的竞技者

(2012-02-15 20:41:31)
标签:

中国

奥数

人民币

武汉晚报

奥林匹克数学

四眼先生

日前在英国坎特伯雷举行的2012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中国选手获得全球16金中的10金。然而,在中外学生互换礼物时,外国小朋友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水杯、笔,中国孩子没有准备,只好临时拿出人民币送给外国小朋友。(2月14日《武汉晚报》)

对此,有人认为人民币当然也能算作礼物。可与外国小朋友的水杯、笔相比,中国孩子的人民币显得俗气了许多。正如事后奥数中国区总教练郭红兵评价所说的那样:“中国孩子做题数一数二,但在团队和礼仪方面和国外参赛队还有差距。”

可是,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距?是我们忽视了礼物交换的环节,还是我们根本脑海里就没有这样的概念?

这次中国学生用人民回赠英国小朋友的尴尬事件,虽然表面上看是领队事先思考问题不够周全,没有引导好从未出过国的孩子们准备好礼物,可但说到底,还是暴露了我们的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只注重考试,压根儿没有让我们的孩子接受过类似的训练,根本不懂这样的礼仪。所以,奥数孩子用人民币回赠外国小朋友实质上暴露的是我们教育“高分低能”现象:一些孩子可以将书读得门清,可在社会交际、语言表达、文体活动等方面却与别人相差甚远。

因此,人民币成为奥数孩子的礼品,这是一个讽刺。奥数孩子不应只是摘金夺银的竞技者,更应该首先是一个懂生活的人。面对我们培养的把人民币当礼品的孩子,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方向,即要问一问我们的教育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育不是把孩子培养成考试的机器,奥数孩子也不应只是摘金夺银的竞技者,教育的不能让孩子在校期间成绩非常优秀,然而踏入社会除了考试而不能做其它事情,无法真正融入这个社会。因此,老师、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观,不要再把考试成绩当做评价孩子的唯一指标,而要善于帮学生把课堂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多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发挥具备的特长,挖掘潜在的特质。努力把孩子们培养成为一个人,让他们拥有正确思维、独到的见解,生活能够自理,与人为善的人,做一个思想、经历得起磨难、有自学能力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