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想下的蚁族:值得我们尊敬的80后

(2009-11-12 22:34:03)
标签:

杂谈

本文已被咸阳日报采用,付有稿酬,四眼先生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

http://epaper.cnwest.com/xyrb/html/2010-01/05/content_4544457.htm

蚁族,近来走红网络的新词,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

 

也许许多人和四眼先生一样,根本没有想到在大学生“就业难”以及“被就业” 的背后,还隐藏着数量众多的蚁族:他们“高智、弱小、群居”,头脑聪明,来自农村家境贫寒,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临时性工作,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他们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他们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他们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他们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

 

光阴飞转,世事轮回。谁也不曾想到许多昨天他们还是戴着“天之娇子”光环的大学生,今天就要被现实逼进“蚁族”的圈子;谁曾想到那些曾经让他们为之自豪的荣光和身后坚强如盾的期望,转眼间变成了他们的压力,让人心焦;谁又曾想到工作、爱情、家以及理想在那些能挡住视线的高楼和能让人发晕的车水马龙之间在向他们召唤的背后又遥不可及......可是他们并没有被生活打垮,并没有忘记“混不出个人样来我决不回去”的誓言!“人活着,就要不停地往上走”,“我们是打不死的小强,就这样活着。拼到最后,不管路是怎样。”

 

这就是蚁族给四眼先生的直观感受.他们的生活凄凉而又悲怆,而每个人却充满活力,雄心勃勃。然而,工作后的境遇、现实的残酷让他们青春的梦想无处安放,使得他们不得不学会忍受焦虑以及当前的暗淡时光。作为蚁族的同龄人,四眼先生也有一些同学至今还在北京等大城市为了自己的理想而闯荡。每每看到、听到他们令人堪忧的生存现状,就能感到他们年轻脆弱的心灵所经受的挫折以及他们的青春梦想无法释怀的痛苦、无奈和彷徨。但是四眼先生知道,他们是在慢慢的积累和沉潜中等待着时机,期待着未来某一天机会来临的那一刻的爆发。

 

这就是他们---蚁族。有人说,蚁族两个字记录了一代人的青春历程,也让我们看见了真正的80后,让我们看清了夹杂在那些躺在父辈们打拼的大树下整天享受着从父辈那里继承而来的种种优越,却无所事事的都市80后里的脊梁,相信十几年后,今天的蚁族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那个时侯蚁族这个词可能会像“知青”一样让我们记住,那个时候蚁族会让我们眼前一亮。

 

应该说蚁族现象是当今城乡差距过大和教育体制问题的集中反映,是我们发展过程中一个时代的印记。在当前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乡村、政策依然向城市倾斜、进城仍然是许多农民后代的梦想的时候,高校让成千上万的农民后代满怀希望来到城市的时候,在当前下岗再就业职工和民工潮汇聚成就业洪峰,造成我国就业难不可避免的时候,蚁族必然会出现。但是即便沦为“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他们也会遵纪守法,毫无怨气,为了生存,为了梦想,他们聚集在房租低廉的城市的郊区,每天像蚂蚁一样汇聚到城市市中心,傍晚,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京郊的高低床上。

 

然而,蚁族在主流话语中的缺失,并不代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重要。面对蚁族,我想我们更应该宽容,他们是值得我们敬佩的,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应该尊重他们的梦想,尽早从社会保障、就业扶持、创业培训方面着手,为他们提供一个安放希望的地方。身为“蚁族”的他们,虽然在物质上贫乏,但在精神上却很富有,就像“蚁族”自己所说的:“我并不认为我是失败者,我只是尚未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