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师德可以卖钱了!?

(2009-09-15 13:32:35)
继江苏省教育厅9月7日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的考核办法》之后,9月24日,湖北省也出台了《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指导意见(试行)》,虽然没有亲眼看见相关的文件,但是四眼先生注意到相关的新闻报道都在醒目的指出这些指导意见明确了绩效考核会和师德挂钩,绝对不与升学率挂钩,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由此看来,相关主管部门改变以往注重对中小学教师教学成绩的关注,而改成关注教师师德,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如此对教师师德细化打分,然后用绩效工资去量化,在这些规定中沦为了商品,物化了具有了价值,让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沾上铜臭,这不能不让人觉得悲哀!

 

 

“世道变了,师德可以卖钱了!”看到这一消息,四眼先生的身边有人如是说。然而,在四眼先生看来这项规定除了欠考虑之外,更让老师们有一种出卖灵魂的感觉!于是,这项本来意在提高教师待遇,促进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改善教师社会形象,努力实现总理提出的“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的目标的举措在我们这群普通老师的眼里似乎有些背道而驰。是的,在目前人们普遍认同的以钱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的时候,恢复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改革也是必要的,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但决不能因此,把金钱和职业道德绑定在一起。任何人不可否认的是教师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在教师长期成长过程中修炼而成的,需要一个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当如此考核办法之下的绩效工资执行的时候,教师长期修炼的道德成果就会与金钱进行交换,钞票的薄厚,似乎反映的是一个教师师德的高低,然而在经济指标的驱动下,教师师德必将随着绩效工资考核的周期以及绩效工资的多少而出现波动,让教师的师德被利益左右,无疑与人们期望的教师师德内涵相违背。因此,如此考核办法中的师德也可以卖钱的规定,必将使本已经严重功利化的“尊师重教”的目标雪上加霜,其结果是让更多的人认为教师眼里只有钱,让教师的社会地位更加卑微,让教育行业受到更多的指责。

 

因此,四眼先生认为,切实提升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势在必行,但如此与师德挂钩实在不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