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使用糖皮质激素者查空腹血糖不靠谱(上)

(2015-04-22 11:32:26)
标签:

杂谈

使用糖皮质激素者查空腹血糖不靠谱(上)       王女士3个月前被诊断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病,开始服用泼尼松进行治疗。最近,王女士总觉得口渴、多尿、全身乏力。医生怀疑是糖尿病,让王女士查了个空腹血糖,结果为6.3毫摩尔/升,医生又让王女士做了个“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简称OGTT),结果饮糖水后2小时王女士的血糖竟高达16.7毫摩尔/升。王女士又因此被诊断患上糖尿病。王女士觉得很奇怪,一直以来自己体检的血糖值都是正常的,最近也没什么大的饮食变化,怎么就患上糖尿病了呢?

类固醇性糖尿病

药源性糖尿病是指药物在治疗非血糖相关性疾病时,引起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异常,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进而出现血糖升高、尿糖阳性,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药源性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一样,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和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

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种典型的胰岛素拮抗激素,是引起药源性糖尿病的常见药物。临床上又把糖皮质激素所致糖尿病称为类固醇性糖尿病。糖皮质激素引起高血糖的作用机制有:①促进肝脏葡萄糖异生,增加肝糖输出,减少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②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③通过直接作用,使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代偿胰岛素抵抗分泌足够量的胰岛素能力受损。

检查自己所用药物中是否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的广泛,涉及多个专科。小则退热、解痛,大则救人性命。简而言之,其主要的作用有四大方面: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但是,糖皮质激素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却犹如一块烫手的山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敢轻易选择它来治疗疾病的。下面列举一些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疾病。

1. 内分泌系统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Graves眼病等。

2.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结节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变应性鼻炎等。

3. 风湿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反应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等。

4. 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5. 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等。

6. 感染性疾病:结核病、手足口病、肺孢子菌肺炎等。

7. 消化系统疾病:炎症性肠病、重症急性胰腺炎等。

8. 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等。

9. 眼科疾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沙眼急性期、急性反应性结膜炎、真菌性角膜溃疡、干眼、巩膜炎、葡萄膜炎、视神经炎、各种眼科手术后等等。

10. 皮肤疾病:湿疹与皮炎、红皮病等。

11. 骨科疾病: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等。

常见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有: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

对于本身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赶紧去看看您的药物中有没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