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 血糖监测点不规律:就自我监测血糖而言,部分空腹血糖高的患者仅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高的仅监测餐后血糖。更有甚者会凭感觉随机监测血糖,或是想起来时才测一下。(部分患者因为在家监测血糖的支出较昂贵,就尽量减少监测血糖。在此,小编友情提醒大家,如果省去了这部分医疗支出,血糖控制不好,发生并发症后的医疗支出会更多。)
2. 血糖监测频率不规律:大部分患者在家自测血糖的频率是没有规律的,有的甚至是根据试纸的过期日期来安排血糖监测频率,刚买来时测得少,快到期时开始多测。
3. 控制范围不清楚:通过患者的反馈发现,虽然绝大部分患者都知道血糖一般控制在什么范围是合理的,但问及符合他们自身病情的血糖控制范围时就少有人知道了,而且对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的了解情况要比血糖低。
4. 很少去医院测血糖:部分患者不知道在家自测的毛细血管血液的血糖值与在医院测的静脉血的血糖值是有偏差的,他们很少去医院测血糖。
5.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不规律:极少数的患者不测糖化血红蛋白,少部分患者监测频率不够。
6. 过度依赖医生:部分糖尿病患者觉得自己不了解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也没关系,反正有医生会告诉自己该怎么办。
当然,也有极少数的患者不仅能合理并规范地监测血糖,对血糖的了解也很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