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巧用肌理(第3课时) 新湘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017-01-22 09:06:48)
标签:
教学设计美术六年级下册新湘版 |
分类: 教学设计--湘版六年级 |
总课时 |
年 月 日 |
|||
课 |
第10课 |
共 4
课时 |
||
教
目 |
知识与技能目标:细心观察和品味物体表面质地形成的纹理,并对此进行联想。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较清晰地拓印出肌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大致分析和理解肌理纹样的点、线、面结构以及明暗的组合规律,用图形进行简要的表现,并运用于绘画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 |
|||
教学重难 |
能够熟练利用线条和笔触变化,以及不同的工具材料绘制出肌理。 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
教
学 |
欣赏导入、体验感受、创作表现、评价交流 |
|||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
|||
一、作品欣赏: 《故乡老院》 1、画面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2、有哪些内容? 3、这些内容有什么特点? 总结:肌理的运用手法很多,除了拓印、拼贴之外,用笔、颜料描绘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用线条和笔触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工具材料绘制出丰富的肌理,可以加强物象的真实感和画面视觉效果。 二、探究方法 1、分析这些图片中的肌理的规律。 ①尝试绘制树木树干的纹理 ②尝试绘制大理石的纹理 ③尝试绘制水的波纹的纹理。 2、说说看怎样才能掌握这些物体的特征? 三、讲解示范 1、运用不同的工具示范画法,讲解一些肌理具体的画法。 2、展示教师绘画的代表性的作品。如:钢笔画系列。
四、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课本P39页学习活动三,自选主题画一幅画,运用肌理效果丰富画面,突出主题。 2、学生自主尝试绘制,教师辅助,总结规律,发现问题。 五、展示评价
|
1、学生欣赏作品,讨论后回答相应问题。
2、探讨表现肌理效果的不同的绘画方法。
1、尝试用不同的工具绘制不同的肌理效果。
2、归纳表现的方法。
学生欣赏作品,学生仔细观察,学习肌理的绘制方法。
学生按照作业要求,尝试绘制一幅肌理特征突出的画。
|
|||
教 学 反 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