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巧用肌理(第2课时) 新湘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017-01-22 09:01:46)
标签:
教学设计美术六年级下册新湘版 |
分类: 教学设计--湘版六年级 |
总课时 |
年 月 日 |
||
课 |
第10课 |
共 4 课时 第 2 课时 |
|
教
目 |
知识与技能目标:细心观察和品味物体表面质地形成的纹理,并对此进行联想。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较清晰地拓印出肌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了解什么是拼贴画,初步认识制作拼贴画的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大致分析和理解肌理纹样的点、线、面结构以及明暗的组合规律,用图形进行简要的表现,并运用于绘画表现。 |
||
教学重难 |
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掌握拓印肌理的方法。 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 |
||
教
学 |
欣赏导入、体验感受、尝试制作、评价交流 |
||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
||
一、情境导入 1、名画欣赏:毕加索——《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吉他》,体现了他最初尝试的综合立体派的特征。 2、欣赏课本中作品
①说一说长颈鹿身上的花纹有什么特点? 是什么样子的
?用什么拓印出来的? ②大树这幅作品分别是怎样拓印的?用了哪些物体的花纹和图案? 二、认识肌理 1、展示上节课大家拓印出来的肌理效果。 说这些肌理效果像什么? 像动物的皮毛,大树的叶子等。 2、想一想你的拓片可以做什么? 怎样拼贴? 三、知识授新 1、什么是拼贴画? 拼贴画就是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构思、撕剪、排列、粘贴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 2、注意色彩、形状、质感、纹理间的巧妙搭配。
四、作品欣赏 各种不同类型的拼贴画作品展示。
五、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课本P38页学习活动二:利用拓印了肌理的纸材,制作一幅拼贴画。 2、教师巡回指导,拼贴时注意形、色的对比,根据画面效果的需要处理好虚实关系,预先安排摆放位置,细心调整画面,然后再贴。 六、评价总结
|
1、学生欣赏作品。
2、观察、分析,说说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
1、分析肌理的特征。
2、建立拼贴画的初步概念。
了解是拼贴画的概念,特征,制作的方法等。
欣赏不同类型的拼贴画作品,构思自己心中的拼贴画。
学生按照作业要求,尝试制作一幅拼贴画。
|
||
教 学 反 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