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生文
杨生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133
  • 关注人气:1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0课 巧用肌理(第4课时) 新湘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017-01-22 09:14:13)
标签:

教学设计

美术

六年级下册

新湘版

分类: 教学设计--湘版六年级
第10课 巧用肌理(第4课时)

总课时  27 课时

  

 

10  巧用肌理

4 课时 4 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细心观察和品味物体表面质地形成的纹理,并对此进行联想。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较清晰地拓印出肌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大致分析和理解肌理纹样的点、线、面结构以及明暗的组合规律,用图形进行简要的表现,并运用于绘画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 

能够熟练利用线条和笔触变化,以及不同的工具材料绘制出肌理。

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欣赏导入、体验感受、创作表现、评价交流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欣赏导入

1、欣赏作品:《民居》

①这幅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②有什么特点?

③作品中有什么样子的肌理效果?

④像生活中的那些物体?

2、《瑞典装饰图案》一幅画中,这个女人的那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小结:发饰更夸张,身体部分变形。


二、绘制肌理特征

绘制肌理不一定总是真实具体的,有时候抽象的、夸张的就是图案化了的肌理纹样,也可以使作品产生独特的效果。


三、方法探究

获取肌理的方法有很多,你能想到些什么呢?


四、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自选主题画一幅画,运用不同的工具或不同肌理效果,画一幅肌理特征明显的画。

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展示评价

教师点评有特点的学生作业。


 

1、学生欣赏作品,讨论后回答相应问题。

 

 


2、分析画面肌理效果的表现形式。

 

 


探讨肌理效果的不同表现形式。

 


学生形式归纳肌理效果的不同表现形式。


 

学生按照作业要求,尝试绘制有肌理特征的画。

 

 


学生自评、互评。

教 学

反 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