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3课 遥远的地平线(第1课时) 新湘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017-01-21 20:15:17)
标签:

教学设计

美术

六年级下册

新湘版

分类: 教学设计--湘版六年级
第3课 遥远的地平线(第1课时)

总课时  7 课时

       

 

3  遥远的地平线

2 课时 1 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地平线和消失点的概念。学生能分析简单的透视现象,在室外风景画中能用线条表现空间的纵深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了解基本的透视关系,利用透视纸画出室内景物。使学生了解与透视相关的基本概念,中室内景物画中能用线条,表现出物像的立体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学会推理性的观察方法,能忠实第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教学重难 

运用基本的透视规律,正确表现物体前后遮挡的空间关系。

能创作出体现物体前后空间感且有一定情境的画面。

 

 

欣赏激趣、交流感受、对比分析、示范引导、临摹创作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直观感知、导入课题

1、通过图片引出课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基本的透视变化。

2小结:小河沿着山脚回转,越远越小,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这种现象,一起学习遥远的地平线。

二、观察分析、了解变化

1、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种有趣的透视规律。

小结:存在于空间中的任何物体被人的眼睛看到后,其影像都会发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实远虚、近粗远细、近稀远密的变化。

2、举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的实例,课件展示图片。


三、尝试练习、掌握画法

在探究练习中让发现透视规律,并能运用透视规律来解决画面物体的前后空间关系。

四、教师示范、拓展思维

教师示范让学生更加明白画面的主次关系。

五、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课本P11页学习活动一,绘制一幅风景草图,要求表现出地平线,消失点。

2、注意:主体物要有近大远小的变化并且重复排列在画面中;情境添加简洁有趣颜色要有对比,近处的鲜明,远处的灰暗。

六、评价总结



学生欣赏一张图片,注意发现蓝天下近处和远处的山峦各有什么不同?山脚下的小河近处的和远处的发生了那些变化?

 

1、学生初步感受基本的透视变化。

2、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那些物体发生了这种变化

 

让学生了解位置不同,看到的视觉变化会不一样。

 

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画面近大远小的排列方法。

 

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教 学

反 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