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遥远的地平线(第2课时) 新湘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017-01-21 20:18:44)
标签:
教学设计美术六年级下册新湘版 |
分类: 教学设计--湘版六年级 |
总课时 |
年 |
|||
课 |
第3课 |
共 2
课时 |
||
教
目 |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地平线和消失点的概念。学生能分析简单的透视现象,在室外风景画中能用线条表现空间的纵深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了解基本的透视关系,利用透视纸画出室内景物。使学生了解与透视相关的基本概念,中室内景物画中能用线条,表现出物像的立体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学会推理性的观察方法,能忠实第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
|||
教学重难 |
运用基本的透视规律,正确表现物体前后遮挡的空间关系。 能创作出体现物体前后空间感且有一定情境的画面。 |
|||
教
学 |
欣赏激趣、交流感受、对比分析、示范引导、临摹创作 |
|||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
|||
一、复习旧知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基本透视概念:地平线、消失点。 2、提供新的透视知识作为本课预备学习内容。 二、直观感受 1、出示三幅本班教室内一张课桌的平行透视图,让学生针对实际情况辨析,实施估测分别是站在哪个角度描画的。 a、图为平视,课桌只能看见两个面(顶面、正侧面)。 b、图为俯视,课桌只能看见三个面(顶面、正侧面、右面)。 c、图为俯视,课桌只能看见三个面(顶面、正侧面、左侧面)。 2、思考:视平线与地平线之间的关系;怎样确定室内景物的视平线,运用透视概念,分析平行透视图中的视平线、视点、视线、心点。 3、教师示范画这张课桌的成角透视图,分别标出视平线和左、右消失点。(教师手绘三幅课桌的平行透视图) 三、作品分析 分析教材中画家作品图例,比较床铺和远处餐桌的透视变化: 1、分别标出两者的视平线、消失点 2、两者相同之处: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3、两者不同之处:床铺的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远处餐桌的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四、知识巩固 1、知识小结:强调透视规律,思考视点与消失点的关系。 2、画平行透视图步骤小结: a画出视平线、心点、视点、距点。 b画出物体的平行面。 c从平行面的四个顶角向心点引连线。 d从一个顶角向相应的距点引连线,求出透视深度。e连线成立体图形。 五、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课本P13页学习活动二,选择单个物体,找准它们的视平线和消失点,画出简单的透视图。
|
1、复习巩固基本透视概念:视平线、视点、视线、中心点、消失点。
1、师生共同寻找这三幅平行透视图的视平线。
2、听讲、领会。
3、观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
分小组交流,说出各自分析归纳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完善。
1、归纳知识点。
2、归纳平行透视图画法步骤。
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
|||
教 学 反 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