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飞天畅想(第3课时) 新湘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017-01-21 10:43:15)
标签:
教学设计美术五年级下册新湘版 |
分类: 教学设计--湘版五年级 |
总课时 |
|
|||
课 |
第7课 |
共 3 课时 |
||
教
目 |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太空,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易拉罐、铁丝等材料进行人造卫星的立体造型表现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
|||
教学重
难 |
运用易拉罐、铁丝等材料进行人造卫星的立体造型表现训练。 激发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大胆想像绘画,能有所创新。 |
|||
教
学 |
激情引入、回顾方法、创作表现、评析交流 |
|||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
|||
一、激趣导入 在神秘的夜空中,除了点点繁星,有时还可以看到在慢慢移动的小星星,那就是人类在太空中的好助手——人造地球卫星。 二、观察发现 1、自主学习、认识各种不同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卫星。 2、展示欣赏:地球的守护神——神奇的卫星。 3、总结卫星的基本结构——主体部分与展开部分,它们具有十分丰富的形态变化。出现各种不同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卫星介绍。展示卫星的主要部分及各部分的不同形态变化。 三、探究制作 1、初步感受:实物展示欣赏易拉罐制作的卫星模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2、认识材料:
①认识易拉罐的结构:罐身、罐口、罐底,怎样运用不同的部分?(剪开分解、展开等) ②易拉罐的处理方法。(剪切、弯折、卷曲、粘贴、穿插等)
④思考:怎样巧妙地利用易拉罐罐身上的图案?
教师总结说明。 三、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课本P26页学习活动一,观察各种人造卫星的外部结构和结构特征,用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件有创意的小卫星模型。 2、教师指导帮助。
四、赏评展示 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
学生谈谈观察到的夜空的感受。
1、学生将课前收集的卫星资料进行展示介绍和交流。 2、认识卫星的结构和卫星的功能。
1、学生自主回答。
2、分组探讨易拉罐的不同处理制作方法。
分组合作。 1、讨论设计:讨论设计本组将制作的卫星其功能与外形,画出简单的草图,明确主要结构与形状。 2、合作制作:各组分工制作卫星不同的部件。3组装完善:将各部件进行组装,添加细节与装饰完善。
介绍制作的卫星的名称与功能。 |
|||
教学 反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