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艰苦岁月(第2课时) 新湘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2016-08-12 15:55:55)
标签:
教案美术六年级新湘版 |
分类: 教学设计--湘版六年级 |
总课时 |
|
|||
课 |
第10课 |
共 2
课时 |
||
教
目 |
知识与技能目标:制作一件单个人物的泥塑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尝试,能够模仿优秀雕塑作品、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与表现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三星堆以及中国民俗中的面具,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泥塑的兴趣。 |
|||
教学重
难 |
重点:制作一件单个人物的泥塑作品。 难点:用泥塑的方法,稳定表现人物头部。 |
|||
教法学法 |
欣赏、演示、探索、制作 |
|||
|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
|||
一、欣赏、评述上节课学生作业。 1、回顾复习泥塑人像的基本制作过程。 二、欣赏导课,激发学习兴趣。 1、赏析敦煌莫高窟彩塑作品的动态,体会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造型。 2、在上节课中,我们每位同学都尝试运用陶泥塑造了一个有表情的头部。如果为这些有趣的头部配上一个身体,适当夸张动态,是不是会更好呢? 三、探索新知:泥塑全身像制作的基本步骤 1、欣赏课本P37页泥塑作品及学生作品。
《黄河娃》, 塑造农村娃在生活中最动人的一瞬间,人物造型古拙、夸张,多半眯着小眼、咧开大嘴,一副笑眯眯的憨态。 小结:夸张人物动态,增加有特色的道具,添加服饰细节,添画颜色等,都是增强效果的好办法。 2、欣赏课本P36页泥塑制作步骤。 归纳:①、捏出全身各主要部分的基本形; ②、深入塑造; ③、调整完成。 3、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边讲边演示做法。 4、小结:注意体块的朝向,动态要生动。 四、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尝试制作一个单个人物的泥塑作品。 2、学生尝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回顾作业。
1、欣赏敦煌彩塑作品,体会传统的民族文化。 2、准备工具,学习兴趣的提高。
1、学生欣赏作品,体会夸张、写意的农村娃的憨态。
2、学习掌握泥塑制作的步骤。
3、学生听讲领会。
学生创作,按照要求进行制作创作。 |
|||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