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劳动最光荣(第1课时) 新湘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2016-08-12 13:43:54)
标签:
美术六年级教案新湘版 |
分类: 教学设计--湘版六年级 |
总课时 |
|
|||
课 |
第11课 |
共 3
课时 |
||
教
目 |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
|||
教学重
难 |
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
|||
教法学法 |
欣赏、探讨交流、表现。 |
|||
|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
|||
一、情境引入 课件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展示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工作的画面。启发学生: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需要使用哪些工具?当时的心情怎样? 二、欣赏感受,分析探究 1、学生欣赏《化干戈为农具》,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他们的劳动动作有什么特点? 小结:人在劳动时产生了有规律、有节奏的优美动态。 2、研究体验。 设问:人在劳动时身体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人体的结构(头部、躯干、四肢)在运动中会发生体块的变化,画家们用体块变化准确捕捉人物动态的变化。 小结:任何动态都有他的动态特点,头、躯干和四肢之间相互配合,发生位置关系。绘画时抓住表现出动态趋向的动态线,就很容易表达动态。 三、探究方法 教师示范方法与步骤①、画出躯干及四肢大致的动态线。②、初步深入刻画躯干、四肢、头部。③、调整大的关系,注意线的疏密组织及体快的转折。 四、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用中性笔或铅笔尝试描绘一个或一组人物劳动的动态。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六、课外拓展 观察劳动的场景,用速写的形式记录各种劳动动态。 |
学生回忆并交流。 学生举例回答平常劳动的场景。
1、小组活动:分析交流作品中各种劳动动态及特点。
2、体验:同桌互相模拟动态并观察分析身体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
听讲领会,学习速写的探究方法步骤。
学生创作,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创作。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
|
|||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