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1课 劳动最光荣(第1课时) 新湘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2016-08-12 13:43:54)
标签:

美术

六年级

教案

新湘版

分类: 教学设计--湘版六年级
第11课 劳动最光荣(第1课时)

总课时 26 课时

            

 

11   劳动最光荣

3 课时  1 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

教学重

 

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教法学法

欣赏、探讨交流、表现。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情境引入

课件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展示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工作的画面。启发学生: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需要使用哪些工具?当时的心情怎样?

二、欣赏感受,分析探究

1、学生欣赏《化干戈为农具》,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他们的劳动动作有什么特点?

小结:人在劳动时产生了有规律、有节奏的优美动态。

2、研究体验。

设问:人在劳动时身体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人体的结构(头部、躯干、四肢)在运动中会发生体块的变化,画家们用体块变化准确捕捉人物动态的变化。

小结:任何动态都有他的动态特点,头、躯干和四肢之间相互配合,发生位置关系。绘画时抓住表现出动态趋向的动态线,就很容易表达动态。

三、探究方法

教师示范方法与步骤①、画出躯干及四肢大致的动态线。②、初步深入刻画躯干、四肢、头部。③、调整大的关系,注意线的疏密组织及体快的转折。

四、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用中性笔或铅笔尝试描绘一个或一组人物劳动的动态。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六、课外拓展

观察劳动的场景,用速写的形式记录各种劳动动态。

  

学生回忆并交流。

学生举例回答平常劳动的场景。

 

1、小组活动:分析交流作品中各种劳动动态及特点。

 

2、体验:同桌互相模拟动态并观察分析身体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

 

 

 

 



听讲领会,学习速写的探究方法步骤。

 

 

学生创作,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创作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

 

教学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