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利芬:两位世纪老人为我们留下什么

(2009-07-20 17:00:02)
标签:

文化

分类: 王利芬

    7月11日,北京大学的终生教授季羡林先生和中国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任继愈先生在同一天去逝,这两位老人的辞世给中国的文化界仍至社会各界带了了很大的震动。季羡林先生生前主要研究的是梵文,任继愈先生生前主要研究的是中国哲学和宗教。这都并不是热门学问。为什么他们的去逝,引起人们那么多的关注、他们到底留给我们这个时代什么样的精神财富、这是我们要谈论的话题。……

(7月26日晚10点36分,央视一套《我们》栏目将播出特别节目《两位世纪老人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敬请观注!)

现场嘉宾:
钱文忠,复旦大学 教授(钱文忠的BLOG ) 
唐师曾,新华社 记者(唐师曾:一个人的远行)
李双木,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李双木的博客季先生是中国大智慧)

王大千,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

 

两位世纪老人留给这个时代什么样的财富?

 

…… 

    这一次的谈话过程让大家较为充分地了解了这两位世纪老人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极容被一些喧哗声音左右、被一些看似新鲜的浪潮所淹盖。但读季老和任老的书,听他们的讲话常常会让我们有一种从某种虚拟的状态回归真实、从悬空状态回到大地的感觉。作为在北京大学工作了近半个多世纪的教授,季老对老师们讲过一段话。九七年他在《汉语与外语》一文中说,到了今天,大家都会承认,所有的国家,所有的学科,都是世界性的、国际性的,哪一科也不能自我封闭,闭关锁国,在他看来,所有的教师都要学外语。在中国今天全方位融入国际社会的今天,这些话应该说是入目三分。任先生同样在北京大学作过二十多年的教授,他九十三岁时还在为高考提建议,呼吁要遵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不能束缚他们身上的创造性,否则,我们国家培养出来的人会跟不上国家发展的需要,这一点在今天我想会在人们心中产生广泛共鸣。两位作为文化工作者,季老即使在301医院还在认真地谈大国学理念,而任老九十多岁还每天如西西弗斯般主持编纂全书预计7亿字的《中华大典》。
    我想我们绝大部分人难已有他们这样的造诣,但我们却可以象他们一样朴实无华、不图虚名、踏实严谨、讲真话、爱国忧民。这些听上去老生常谈的品质,实际上是他们在一个世纪的风雨中打磨出来并检验过的人生智慧。
    作为一个关注人们精神家园的栏目,我们特地用栏目的主题曲〈我们就是中国〉的小提琴版制作了一个短片回顾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学者一个世纪的足迹。从两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到年富力强的中年、到步态迟缓的老年、再到躺在医院中的暮年,我们深感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同时更加感到:一个人必须只争朝夕给社会、他人、国家创造价值,这才是最好的善待生命的方式。在节目的结尾就让我们用这个短片来表达我们对两位学者的敬意和怀念。


节目预告:两位世纪老人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首播:周日 (7月26日)22:36 CCTV-1
重播:周一 (7月27日)02:47 CCTV-1
(7月27日)周一 15:34 CCTV-7
(7月31日)周五 15:58 CCTV-2

现场嘉宾:
钱文忠,复旦大学 教授(钱文忠的BLOG ) 
唐师曾,新华社 记者(唐师曾:一个人的远行)
李双木,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李双木的博客季先生是中国大智慧)

王大千,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

尹守峰,山东济南一中 校长(季老母校)
姜汉忠,新世界出版社版权部主任。(博文:季羡林留给我的“遗产”)
江林,香港时代出版社 总编

 

广州连线嘉宾:
李宗桂,中山大学哲学系 教授,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 所长
徐晋如,深圳大学 老师

现场观众:高中生,大学生,社会人士

相关链接:《我们》栏目与季老失之交臂

 

《我们》栏目官方网站:http://www.honghuatong.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