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观众来信选登:
我的青春我做主
——观‘大学生谈学业与择业’有感
前两周看了《我们》栏目播出的“就业,你准备好么”这期节目,受益良多。朱民行长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一个成功人士,也是过来人,帮两个年轻的大学生分析了他们未来的人生规划,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更容易看得清看得远,这期节目给了我很多指引。
上周《我们》也还是在谈类似的问题,看来大学生的问题的确让媒体高度关注了。但不同的是,讨论的嘉宾不再是资深的业内人士,不是学校的老师、专家,当然也有,但都是坐在下面的。真正坐在上面的是‘我们’,80后的学生们。我特别喜欢这样的一种方式,三个学生,完全代表三种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让他们来讨论专业的问题,毕业的问题,人生理想的问题,引起我的很多共鸣。
我们国内的孩子接受的是应试化教育,从小开始就接受了统一的模式化管理,有人告诉你必须要这么做,必须不能这么做…时间长了我们真正想做的已经想不起来了,或者说是已经丧失了想的能力,最最重要的是丧失了去想的勇气。在这期节目中德国的喻俐雅提出了‘Don’t
be
afraid(不要怕)’的主题,让我很受鼓舞。是啊~就像片中香港中文大学张东山说的:“我还年轻,没什么可怕的。”
这样的讨论,不是专家高高在上的“教导”,也不是家长老师的苦口婆心。这样的讨论对于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看清我们内心的渴望,非常的有帮助。这期节目自始至终没有教育我们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讨论还在继续,继续在每个看过这期节目的人的心中。这就为什么‘大学生谈学业与择业’这期节目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其实‘我的青春我做主’不只是这篇文章的名字,也不只是热播电视剧的名字,而是我们一代人的一个主题。我希望所有的80后跟我一样,看完这期节目后会有所感动,有所思考!
一位八零后的观众
2009-7-20
栏目组按:
“大学生谈学业与择业”与之前俞敏洪谈大学生就业,朱民谈就业你准备好了吗,都是大学生成长系列的节目。但是过去我们都是邀请名人来谈这个话题,从来没有完全说用大学生自己来谈。一方面也是考虑到话题维度要多元化,另一方面自然还是有担心,怕大学生难以独立支撑这样一个话题。记得当时参与这期节目的张东山在策划会上说了这样一句话,终于轮到我们自己来说我们自己的事儿了!这句话给节目组感触很深,虽然我们说八零后怎么怎么样,但在主流媒体的声音中中,八零后依然是弱势群体。事实上这期节目之所以从苹果的CEO斯蒂夫·乔布斯来切入,就是希望能在内容上做一些平衡,这种安排和考虑就反映出媒体的一种担心。但是节目播出的效果的确让我们也很吃惊。
7月12日周日晚22:40分这期节目才播出。7月14日,在央视国际一套的视频点播排行榜上它就已经是第四了,两天之后便轻松占据了榜首的位置。回头看,俞敏洪的节目,范曾的节目,朱民的节目,也都无法是这样的成绩。不到一周的时间,这期节目就进入了总排行,今天已经是第四位了。排在它之前的是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关于新疆的报道。而上周日下集播出之后,不到48小时,其排名又到了第四位。
所以在收到了这样一封观众来信之后,节目组也觉得很有感触,八零后已经成长到了需要有自己选择和声音的时候了。
也许《我们》的确应该给八零后以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平台……
相关视频:
三位大学生谈就业与择业(上)(央视网点击率第一)
http://www.honghuatong.com/show.php?contentid=775
三位大学生谈学业与择业(下)(目前暂排央视网点击率第二)
http://www.honghuatong.com/show.php?contentid=803
观看《我们》栏目所有节目视频,请登陆红话筒网
http://www.honghuatong.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