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市场与中小企业投融资
(2008-09-28 16:19:32)
标签:
中小企业投融资财经 |
分类: 产权·讲演 |
中小企业的投融资通道
中国的产权市场,最初是为企业国有产权流动而设立的一个平台。在服务国资流动过程中,市场中的各类资源——投资人资源、项目资源和中介机构逐渐在这个平台周围聚拢,最后形成了一个“资源金矿”。其他各类非国有企业闻知了这个资源平台后也蜂拥而至:比如金融类企业、中小民营企业乃至拥有某类资产的个人等等,他们把自己手上的产权也拿到这个平台上交易,于是产权市场就逐渐演化成为各类企业的投融资场所。
产权市场现在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向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的服务,这是中国产权市场业务扩展的一个方向,当然也是其中方向之一。拿北交所来说,目前的业务路径就因循着三个方向发展:
第一个方向就是继续做好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类业务。这是交易所起家的根本,也是交易所现金流的最大供应渠道。
第二个方向是开始向新的权益类项目方向发展。比如我们刚刚开盘的“北京环境交易所”,就是从事环境权益交易,此外规划中还有林权交易、矿权交易、艺术品交易等许多新的权益交易产品。
第三个方向就是面向中小企业投融资。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有一个市场,它能够为中国的六七百万户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这会为多少投资人创造出投资机会?能为多少融资者解决资金饥渴?那是一个多么让人为之心动、为之神往的前景!
有序交易的大卖场
产权交易所在实质上就是一个“大卖场”。交易所只是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交易的场所,而它本身并不参与买卖。在交易所中有一个个的会员在为买卖双方提供服务,而交易所的职责,就是引导和监督这些会员,让他们规范地为买卖双方提供服务,保证交易能公开、公正、公平地展开。这种交易体制称为“经纪商代理交易制”。
交易所会员的种类包括经纪类会员和服务类会员:经纪类会员充当买卖双方的经纪人;服务类会员是一个个专业服务机构,包括审计、评估、律师事务所、拍卖公司等等,可以针对项目的具体特点为每个企业提供的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既然是大卖场,当然不会怕场子里的人多,货多。再多的人到了这个场子里也会按部就班,迅速找到定位。北交所有一整套清晰的买卖章法,让来到这个卖场里买货和卖货的人都能顺利地进入角色。一个项目持有人来到交易所,会拿到一套详尽的交易流程:包括他需要提交哪些资料,披露哪些信息,按照一套什么样的格式进行披露等。投资人来北交所找项目也是如此,有一套完整的程序。按照规程他会迅速得到他想要的信息和资料。
北交所内专门设有一个投融资中心,负责进行项目信息和投资人信息的汇总和对接,来到这里的人先由投融资中心的人负责接待,他们会按照顾客的要求,从信息库中提取相应的项目资料或投资人资料进行筛选,一旦找到匹配信息,中心人员就会把客户引导到交易所的经纪会员那里去,由会员负责为客户提供一整套的完善的服务。
与证券市场的特征对比
经常有人拿产权市场与证券市场做比较,指出二者间的诸多相似与不同之处。实际上它们二者间的确有本质上的共通之处——为缺钱的企业找到资金,为投资的人找到项目。
1、交易标的特点不同
在证券市场中交易的标的,是标准化、证券化了的各类有价证券:比如股票、基金、债券等等。这些标的的特点,是标的物可以拆细为标准化的单位进行买卖,比如一个企业的股权,就可以拆成一个个的单位股权进行买卖,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股票”。
而在产权市场中交易的标的,是非标准化的企业产权,分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与证券市场最大的区别,是这些产权不能拆细,不能按标准单位进行买卖,只能整体或按比例进行交易。
2、对交易对象的要求不同
证券市场对想上市的企业一般会设立较高的门槛,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规模、利润、存续时间等许多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能够在沪深两地上市的企业多是各行业内的龙头企业。
产权市场对想来这里交易的企业并无门槛要求,无论何种企业——盈利企业亦或亏损企业、国有大型企业还是民营中小企业、百年老店或者刚刚注册企业,都可以到产权市场上进行交易。
在企业上市要求方面,证券市场像是一个买卖名牌高档产品的精品店,只为企业中的“贵族”服务;而产权市场则更像一个琳琅满目的大超市,各种档次产品都有,用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交易方式不同
在证券市场中,买卖企业证券是采用“连续竞价”的方式,交易员要对客户买卖证券的各个申报进行连续撮合。
在产权市场中,买卖标的产权是采用拍卖、招投标或协议转让的方式进行交易。要出让的标的产权在市场上按约定时间期限挂牌,一般为20个工作日;挂牌结束后根据意向受让人的数量确定交易方式,当只有一家意向方即采用协议转让,多家意向方则选择招投标或拍卖方式。
总的来看,产权市场由于没有像证券市场那样对上市企业设立太高门槛,且交易方式也更为简单,因而与证券市场相比,产权市场在机制上更加灵活,成本上也更加节省。
产权市场的交易机制
证券市场中,买卖证券的双方都需要一个媒介进行交易撮合,这个交易机制在市场上被称为“红马甲”,当然红马甲也泛指交易席位上的交易员;产权市场也一样,也有交易媒介,也要进行交易撮合,于是,就有一个更加洋气的词出现了,它就是“金马甲”。
“金马甲”是北交所的发明。它实际是北交所为民营中小企业的投融资双方搭建的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一个智能交易平台,由各种中介机构负责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作业。
产权交易投融资是一个复杂的商品交易过程,一般来说客户自身无法单独完成。客户必须借助一系列的社会中介,由中介负责进行投资银行、审计评估、法律咨询等的服务。
对一个想从资本市场上融资的具体企业来说,它的融资行为可能是一种“偶然行为”,这种行为可能若干年才会发生一次,因而它完全没有必要专门养活一帮人来做这种工作。企业在自己有融资需求时,只需借助现成的社会中介机构力量来帮助完成就可以了。
产权市场的作用,就是为众多的“偶然融资”的企业提供服务。虽然融资对交易所的每个客户来说是一种偶然行为,但对交易所和会员来说却是天天在做。
交易所作为一个第三方平台,不能去直接约束管理企业客户,而是要求为这些企业服务的中介,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等在这个“金马甲”上规范作业。交易所通过规制中介机构,来间接规范客户行为。中介结构要负责项目的筛选、项目的包装、项目的合规性尽职调查等,同时要以他的信用作为担保,附加在他所服务的标的企业上,最后才能把这个企业推向广大的投资人。
选择产权市场的理由
实际上,目前市场上的许多中小企业并没有借助产权市场这个渠道去发现投资人,而是单凭自己的辛苦和耐力在市场上去苦苦寻觅。应该说,产权市场并非中小企业融资所必须选择的一条通道,但利用产权市场去寻找投资人的确却是一条捷径,不走这条道路的中小企业会绕很多弯路。
产权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是一个权威的资源集合平台,采用了一种流水线式的高效运作模式,并对投融资双方提供了一个保护。
在这个平台之上,有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法规约束,有投资银行、审计评估、律师经纪人的各类专业服务团队,还有大量的投资人资源和项目数据库。就是说,产权市场是上接政府、下接市场、中间有专家服务体系,所以说它是一个资源集合平台,而且是权威的。
再一个,产权市场建有智能的数据库与操作系统,可以根据投资人和融资人之间的不同需求进行点对点匹配;有各种的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为项目方提供量身定做的一揽子融资方案,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找到最合适的投资人,反之,对投资方也是这样。
再者,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投资与融资的人市场上有很多,但彼此上当受骗的人也有很多。产权市场的好处,就是能够为市场上互不相识的两方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认识和交流的场所,让他们中间少出差错。这就是中小企业应该选择产权市场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