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房产 |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发布的分析数据显示,反映目前市场情况的商品住宅环比指数,在最后一个月的平均下调幅度达0.24%,继去年11月份平均下调0.19%后再次扩大降幅。同时,全国房价平均同比指数也降至101.63,涨幅比上月缩小。(仕一邦地产顾问)
新华社发文称,各种数据显示,在房地产调控的持续作用下,全国房价回落的趋势仍在继续,房价出现下跌的城市范围不断扩大,楼市由升转降的拐点已经确立,全国性下调通道开启。
另一个重要信号是,去年四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的居住地价为4518元/平方米,近10个季度以来首次停涨,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的综合地价出现下滑。土地市场的泡沫正在被挤出。
报告说,2011年第四季度,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重点监测区域的商服、住宅、工业地价环比、同比增速均呈放缓趋势,除环渤海外,各业地价在不同区域均有负增长现象出现。地价的变化从侧面印证了在近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动及调控政策多重影响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反映更为敏感,变化相对显著。
一方面,保障房建设需要不断支出资金;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在缩减,地方政府的困难显而易见。尤其是比较依赖土地财政的地区,让“土地促销”成为新的课题。一般来说,为了鼓励开发商买地比较常见的做法无非三条:降价,提高容积率,土地出让金分期付款。但让我们担心的是,开发商能否把这些优惠措施转嫁到购房者身上。我们都知道,开发商不会因为房子卖不出去而降价,只会因为缺钱而降价。我们有理由担心,地方政府的这些举措在吸引开发商拿地的同时,让开发商底气更足,让房价的下降成为一场“假摔”。
热推: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总结与发展趋势分析
热推:仕一邦房地产顾问公司展业手册
热推:http://www.shiyibang.com/web/en/201111.ht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