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仕一邦:房地产业的崛起不能替代制造业的伦陷

(2009-08-13 09:26:06)
标签:

房产

仕一邦:房地产业的崛起不能替代制造业的伦陷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消费信心应该分三个角度看,政府的信心、开发商秉持的信心、消费者信心。政府说信心比黄金重要,这没有错,现在消费者的心态是,对于商品房高价没兴趣,而不是没信心消费。有两种说法能够很好的表达目前的一个市场情况。一个是刚性需求是存在的,成交量放大看得出来。另一个是房地产价格的调整还没有到位。两者的观点相结合,恰恰揭示了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要进行大胆的价格调整。刚性需求显示应大胆降价。就行业前景来说,虽然政府一直希望维持平稳,市场不要大涨大落。但从大涨发生后,平稳也不可能,必须有一个大落的过程。相比而言,制造业比房地产行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更大。可惜的是房地产行业囤积了巨量的资金,也吸纳了精英人才,但却因为五年的快速发展弊端也凸显出来,立不起来,有点像扶不起的阿斗。近期的前景不乐观。行业自身的反思也很重要。拐点论的反思仅仅是局部的。反思房地产行业,应该有个理性的共识,要刮骨疗毒,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房地产业我们都了解,那么先来何为制造业。制造业是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制造业它不是一个点,而一条链中国的经济是三七开,70%是制造业,它是箫条的,30%就是以地方政府,而我们不是,我们只有35%不到是消费。即便中国制造业今天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但是中国的宏观经济,依然在以比较高的速度增长。

 

制造业最本质的问题,就是企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利润很低的。由于不掌握定价权,汇率的上升、成本的上升等无法反映在市场上。增值税改革对企业会有所帮助,但这是宏观的问题,:企业倒闭很好、可以趁机产业升级等等言论都是胡说。中国制造业中98%的企业都是粗放型的,根本无法升级。企业现在需要的是微观的帮助。而中国地产近年的崛起,快速而巨大的利润吸引了大量的信贷资金,民间游资以及国际热钱,甚至一些本来要投入到制造业的资金也流入地产业,无疑这对制造业的发展是无益的。

 

而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目前的整个经济还是有一部分是处在下行阶段。在步入衰退阶段之后,各经济体还要在谷底徘徊一段时间才能走出来。这种境况必然要反映在制造业上。而全球制造业的衰退,从根本上讲是全球化的后果。经济全球化必然对制造业产生影响。以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为例,其扮演的是世界工厂角色,而虚拟经济则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东南亚国家,其产品的消费主体是西方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震源,其消费者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发达国家的衰退最终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这正是全球化的充分体现。

 

还有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不管你愿意与否,中国制造业倒闭了很多的企业,尽管中国有较长时间以廉价劳动力为卖点的路要走,但必须加速转型,否则今后还是没有出路。而在当前由于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突出。从消费品物价上来,居民消费物价整体同比上涨2.8%。这主要体现在两个行业,即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而在过去的年中,房地产领域的一举一动也牵动了市场神经,人们普遍担心,商品房的销售疲软会导致开发商的资金链断裂,进而导致银行的资产质量出现下滑。还有过去一年里已经有不少经销商退出了这个市场。现在我们等看910月份的销售情况,如果不好,我们就要继续调整有关的信贷政策,因为销售的疲软必然影响到生产企业的经营和上游采购。

 

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也主要体现在制造业房地产业。而房地产是核心。因为房地产衰退深刻影响到制造业而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各国政府都将主要精力放在救助楼市和稳定金融体系上。而如今,各国政府又开始被迫想方设法来救助工业。与那些诡计多端的银行家相比,工厂里的工人似乎更值得政府救助。制造业仍然是提供就业岗位的大雇主。由于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如汽车业的过剩现象就比较突出),无论政府如何救助,某些制造企业最终还是会倒闭。那么,政府如何才能准确判断哪些企业应该被救助,以及每个行业应该多大才最合适呢?这应该是由消费者决定的事情。如果把救助资金投入到叫苦连天、善于游说的行业,显然有失公平,有时候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浪费。一些幸运的行业得到救助,而有实际困难的行业却得不到任何帮助,这只能加剧目前的混乱局面。更为严重的是,一个国家对某些行业的救助可能激发别国反对保护主义的情绪。

 

但合理因素是城市化进程的深化,而不合理的因素是地方政府在增长方式上的理念及非理性的攀比,甚至与中央政策和财经纪律进行博弈,导致投资出现了盲目性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这也主要体现在两个行业,即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总体来说,房地产行业地位应该稍次于制造业。应该向制造业学习,成本公开化,利润可以公开,吸纳大量的就业。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还是在于制造业,不能夸张了房地产行业的地位和作用。而当前中国还处在工业化的过程当中,任何国家要想富裕都必须经过这一过程。我们还要以全球化的眼光来谋求发展,但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中国的发展也不能过多依赖国际市场。对于中国政府来说,目前应该鼓励人们多花钱。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使老百姓真正分享财富、分享发展带来的成果。只有老百姓手中有钱了,才能真正保护制造业,才能促进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共同的不断升级发展。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