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嘉莹:《名篇词例选说》-2-说冯延巳词四首

(2015-01-22 13:17:58)
标签:

叶嘉莹

名篇词例选说

唐宋词鉴赏辞典

分类: 叶嘉莹:名篇词例选说

《鹊踏枝》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此词开端“梅落繁枝干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仅只三句,便写出了所有有情之生命面临无常之际的缱绻哀伤,这正是人世千古共同的悲哀。首句“梅落繁枝千万片”,颇似杜甫《曲江》诗之“风飘万点正愁人”。然而杜甫在此七字之后所写的乃是“且看欲尽花经眼”,是则在杜甫诗中的万点落花不过仍为看花之诗人所见的景物而已;可是正中在“梅落繁枝千万片”七字之后,所写的则是“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是正中笔下的千万片落花已不仅只是诗人所见的景物,而俨然成为一种殒落的多情生命之象喻了。而且以“千万片”来写此一生命之殒落,其意象乃是何等缤纷又何等凄哀,既足可见殒落之无情,又足可见临终之缱绻,所以下面乃径承以“犹自多情”四字,直把千万片落花视为有情矣。至于下面的“学雪随风转”,则又颇似李后主词之“落梅如雪乱”。然而后主的“落梅如雪”,也不过只是诗人眼前所见的景物而已,是诗人所见落花之如雪也;可是正中之“学雪随风转”句,则是落花本身有意去学白雪随风之飘转,是其本身就表现着一种多情缱绻的意象,而不仅是写实的景物了。这里所写的不是感情之事迹而表达的却是感情之境界。所以上三句虽是写景,却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动人的多情之生命殒落的意象。

 

《唐宋词十七讲》之第四讲 冯延巳之《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泣泪成珠 是一个很美好的传说。泪是这样悲哀的,珠是这样美好的。所以他说 鲛绡掩泪 ,用那 泣泪成珠 的鲛人所织的绡。掩,是用这个手巾摁一摁,把这个泪点擦拭。这是中国的传统,我们中国一向说, 温柔敦厚,诗之教也 。所以我们中国人他不用那种很决绝的、很疾呼的,一般说起来,不是说绝对没有,所以他流下泪来,他不是痛哭,不是哀号,流下泪来还用鲛绡把眼泪轻轻地擦拭, 鲛绡掩泪 。但是,他放弃了?他没有放弃。 鲛绡掩泪 我还要 思量遍 ,是千回百转,对我所期待的那个人我没有放弃。期待的人是谁?在冯延巳的词里边我们不必确指。他所表现的只是一种感情的意境。 一晌凭栏 尽管是 人不见 ,我也 鲛绡掩泪思量遍 

 

 

《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冯延巳实在应该是五代词人中一位极为重要的作者,他的作品在五代北宋之间,对于词之发展曾经产生过非常值得重视的影响。然而历代评词和选词的人,对于他的成就似乎并未曾予以应有的重视。那是因为他的词从表面看来,似乎也并未曾脱除五代一般小令的风格,其所叙写者,也不过仅是一些闺阁园亭之景、伤春怨别之情而已。然而若就其内容之意境言之,则冯词却实在已形成了一种重要的开拓。

 

叶嘉莹视频 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 叶嘉莹:《名篇词例选说》-2-说冯延巳词四首

 

 

第四讲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我说冯正中是有悲剧精神的。就是在痛苦艰险之中,你有一种挣扎的、有一种奋斗的这样的努力。不甘心就失败下去,才有悲剧的精神。人家打你一拳,你马上就摔到了,再也不爬起来了,那还有什么悲剧的精神。悲剧的精神就是因为他是经过挣扎奋斗努力,最后他失败了,我最后虽然失败了,但是我是挣扎奋斗过了。冯正中的词就是表现了这样的一种精神,这样的一种感情的意境。就是 不辞 两个字(所表现的),这种执着的在苦难之中挣扎的精神。

 

第四讲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续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词的欣赏一定要从很细微的感受去欣赏,你如果不从那欣赏,那 独立小桥 你就在小桥上站着就是了。你要知道,桥是什么所在?桥是横在河水上的,孤悬在水上的是桥,是没有屏障,没有荫蔽,没有保护的所在。你为什么不回在你的房屋内室之中去呢?你为什么要独立在小桥之上呢?而且他说 独立小桥风满袖,因为没有遮蔽,没有屏障,风吹到我的衣袖之中,我满袖的都是寒风,可见这寒风的寒冷的侵袭是何等的强烈。独立小桥风满袖,这个 满 字非常有力量。你为什么要孤独立在,一个人站在没有屏障的小桥上接受四面寒风的侵袭?为什么要如此?

 

《抛球乐》

 

酒罢歌余兴未阑,小桥流水共盘桓。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第四讲 冯延巳之《抛球乐》酒罢歌余兴未阑

所以那摇动的波光,那梅花的花影,就不止是在水心之中摇动,是在我的诗人之心之中摇荡。这是很妙的一种感觉。所以 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 所写的孤独寒冷与 独立小桥风满袖 的情景有相似的地方,因为那是冯正中他自己的感情心灵的一个基本的状况。他时时都觉到寒冷的,时时都觉到被隔绝,是孤独的,是这样寂寞的一种感觉。

 

 

《抛球乐》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第四讲 冯延巳之《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因为冯正中的词里边,除了 深 的一面,还有 俊 的一面。这又是中国的文字也很难翻的。这个 俊 你说就是 美 吗?不是。俊 是一种很难说。美有很多种,涂泽、装饰、雕琢、刻画,那也是一种美。俊 是有一种才气,秀逸之气。是这样的一种精神的美,不是死板的颜色的涂抹,不是那种技巧的雕琢刻画,而是一种才情韵致的,那种飞扬的、给人启发的这样的一种美。就是说冯延巳的词里边,有这样一种 俊 的美,而这种 俊 的美,是晏殊词的一个特殊的风格。所以说晏殊是 得其俊,欧阳永叔是 得其深。我们刚才所看的那几首词,算是比较上属于 深 的一面的,现在这一首词是属于 俊 的这一面的。 逐胜归来雨未晴 ,这真是 俊,写得真是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