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4-冯延巳-上《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2013-05-07 11:00:50)
标签:

冯延巳

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

抛球乐

逐胜归来雨未晴

分类: 叶嘉莹唐宋词系列讲座-精彩语

P104    

下边还有非常难讲的一首词,比前面的两首更难讲的一首词。因为前面的两首,我们还可以说它表现了奋斗、表现了挣扎、表现了执着。我们还可以从很多方面说是 当心 贴体, 每到春来 惆怅 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我们还有许多可以抓住的地方,有许多可以掌握的地方。下边这一首就更微妙了,写感情的一种最幽隐的、最深微的那种活动。冯正中是最难讲的一个词人。

38:20

《抛球乐》: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冯正中词极沉郁之致,穷顿挫之妙,真是 极沉郁之致,他的感情的那种深沉,用情态度的姿态,你说人有一个姿态,感情有一个姿态?感情、用情的态度是真的有一个姿态的,那种盘郁、深厚的姿态,沉郁之致。极 是到了极点。穷顿挫之妙 顿挫不是一泻无余的,一直下去的,是停一停,起来一点,再下去的。冯正中的词可以代表了。所以闲情抛弃 抛弃久 ,一个 谁道,就转回来了。它是顿挫的。缠绵忠厚,我们评赏杜甫诗的时候,常常说杜甫的诗是 绵忠爱 ,那种忠爱对于自己国家的那种关心、那种爱护。就是像冯正中他是知其不可我还要努力的,这种执著的不放弃的爱,是缠绵--不是只有男女之间的感情才是缠绵的--而且是 缠绵忠厚 。中国一直是讲这种修养,所以 温柔敦厚,诗之教也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这是中国式的传统。所以说冯正中的词是 缠绵忠厚的,说他 与温韦相伯仲。就是他的词,跟温庭筠、韦庄是有同样的这种高的成就。可是不止是如此,如果单独的以词的成就来说,温庭筠、韦庄三个人,是恰好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成就。可是除去当作个人的成就的这种评论以外,如果我们把它放在词的发展的历史来看,你就会发现在历史的发展之中,冯延巳比温韦的影响是更明显的、更值得注意的。

P105 / 42:20

冯煦《唐五代词选·序》说: 吾家正中翁,鼓吹南唐,上翼二主,下启欧晏,实正变之枢纽,短长之流别。鼓吹南唐,鼓吹本来是宣扬、发扬,推广它的影响。是把南唐作风的风格发扬了。王国维曾经提出来说:冯正中词与中主、后主词是在《花间》的范围以外。所以,他发扬的是南唐的词。王国维还说他的风格是跟《花间》不同的。所以《花间集》里选五代的词,没有南唐的作者。冯延巳、中主、后主词都没有选录在《花间集》里边。这还不止是因为风格不同,因为地理的隔绝,因为时代的不相近,这是外在的原因。除此以外,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王国维说的话是对的,南唐的风格确实是不在《花间》的范围之内的,那这是什么?南唐的词特别富于一种感动兴发的意味,它由自己本身的感情本质的感发的生命,引起读者的感情、品格、心灵、情操的一种联想。不是韦庄的由一个事件的引起我们唐朝灭亡的联想,也不是像温庭筠因为 语码 的缘故引起我们的联想,是它感情的本质,带着一种兴发感动的作用,特别有感发作用,这是南唐词的特色。

上翼二主 说他向上是 是辅佐中主和后主。他说的辅佐不是政治上的辅佐,是词能够养成一种风格、一种风气的这种辅佐。

在历史上冯正中的年龄比中主都大了十几岁,何况后主呢?就是冯正中的词在南唐真是倡导风气的人物,中后主都应该是在他的影响之下。他是南唐年岁最长的一个开风气的作者。冯煦说他 上翼二主 那是封建的观念,把君主都是放在上面。下启欧晏,对下来说,他影响了北宋初年的晏殊跟欧阳修,所以 启。实正变之枢纽,是词的演进、变化之中的一个关键的人物,演进之枢纽; 短长之流别, 短长 就是长短句,是长短句中足以建立一个流派的人物。

P106 / 47:20

刘熙裁的《艺概》: 冯正中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冯正中的词,我们所看的刚才那几首,谁道闲情抛弃久、鲛绡掩泪思量遍,这种感情的深挚,欧阳修某一点上与他相似。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我不放弃,我要看尽了洛城花,这个感情的深挚的、执着不放弃的一点,欧阳修有与他相似的地方。所以说 欧阳永叔得其深。可是晏同叔就 得其俊,那就因为冯正中的词里边,除了 的一面,还有 的一面。这又是中国的文字也很难翻的。这个 你说就是 吗?不是。 是一种很难说。美有很多种,涂泽、装饰、雕琢、刻画,那也是一种美。 是有一种才气,秀逸之气。是这样的一种精神的美,不是死板的颜色的涂抹,不是那种技巧的雕琢刻画,而是一种才情韵致的,那种飞扬的、给人启发的这样的一种美。就是说冯延巳的词里边,有这样一种 的美,而这种 的美,是晏殊词的一个特殊的风格。所以说晏殊是 得其俊,欧阳永叔是 得其深。我们刚才所看的那几首词,算是比较上属于 的一面的,现在这一首词是属于 的这一面的。 逐胜归来雨未晴 ,这真是 ,写得真是美。什么是 逐胜 呢?我们常常说观光揽胜, 是一种美好的、杰出的,比大家比别的都好的,这个是 。什么叫做 逐胜 呢?他写的是春天的景色,这里所说的 逐胜,是游春赏花之胜。刘禹锡的一首《玄都观》诗说: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大家都去看花了,游春赏花,你为什么不去?你也跟着出去嘛,你也去游春赏花,这是 逐胜 。这么美好的游春赏花的事情。你跟人一起争逐,你也去,是 无人不道看花回 ,是游春赏花的胜事。你也去了,是 逐胜 。不但是逐胜,而且是 逐胜归来 ,我已经游过春了,我已经赏过花了,我已经回来了。雨将晴未晴,还没有完全放晴,说 雨未晴 ,可见雨已经下过一阵子了(是不是?雨不是刚刚下,雨是快要晴了,还没有晴,是将晴未晴)已经暗示了,他刚才出去游春赏花的时候(是有雨还是没有雨)是有雨的,是戴着雨出去逐胜的。辛弃疾有两句词: 莫避春阴上马迟,你不要说今天阴天,怕要下雨,算了今天咱们也别游春了,也别赏花了。春来未有不阴时 ,就是花开的日子,没有一天不阴天。你要怕下雨,你永远不能游春,你永远不能赏花。辛弃疾是个英雄豪杰的词人,所以他有这种 莫避 ,不逃避的精神。是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正是在春阴、在雨中我也去逐胜的。冯正中说 逐胜归来 雨未晴 ,说到未睛的时候,是已经透露了有 的意思了,是将晴未晴之间。冯正中我觉得是最难讲的一个词人、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这种感觉,不是完全悲哀,也不是完全快乐,有美好的,也有缺撼的,是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 。回来站在楼前,楼前的草上在烟雨朦朦之中。可是现在快要晴了,风吹过来,是 楼前风重,当风力慢慢加强的时候,草上的烟霭就慢慢地消散了。楼前是 风重 草烟轻 ,当风的加重,当烟的减轻,草色烟光的变化。柳永的一句词: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闸意 (南唐中主曾问冯延巳 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这就是冯延巳。)风重草烟轻,干你冯正中什么事,但是无可奈何,一个感受非常敏锐,内心充满这么多抑郁哀伤的人,每一个天光云影、草色烟光的闪烁变幻,都对他有一种触引。所以他说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 草上的风烟的变化,这是他眼中所看见的。不但如此,他后边说: 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 谷莺者,是出谷的黄莺。《诗经》上说黄莺 出于幽谷,迁于乔木 。春天的刚刚开始来啼叫婉转的黄莺鸟,是谷莺语软,绵曼的鸟叫的声音,软,黄莺鸟,当然不能像乌鸦哇哇地叫了,所以谷莺是语软,新出谷的黄莺,那么轻柔的绵曼的啼声,从哪里传过来?是 花边过,从花树之间传过来的黄莺鸟的叫声,谷莺语软花边过,这是大自然(的美好)。 水调声长醉里听 ,有人还在唱歌,唱的是《水调》的歌。《水调》应该是一个很动人的曲调。张先有一首小词:《水调》数声持酒听。所以水调是极为动人的一个歌曲。 水调声长 ,悠长绵远的歌声,是 醉里听 ,醺醉半醉之中,听到歌声就更觉得感人。大自然,楼前风重草烟轻 , 谷莺语软花边过,而人的歌声,水调声长 醉里听。都是写的外在的一些声音,外在的一些个形象。他没有很强烈很直接地说 谁道闲情抛掷久 ,没有这样很深刻很强烈地抒情的这种句子,他没有说呀。都是很轻柔、春天景物的描写,歌声的描写,风重草烟轻,语软花边过,声长醉里听。就是这种轻柔的,你不知不觉之间的,一种触发、一种兴发、一种感动。很难说,所以我说 ,一种悠远绵长的感发的意味。他说 款举金觥劝 ,款 是慢慢的,举起来一个金杯,这么尊贵的酒杯。 是我要给人敬一杯酒, 款举金觥劝 我把这一杯酒敬给谁呢? 谁是当筵最有情? 在今天的筵席之间,他说谁是当筵-筵席之中的那个最有情的人?在他的感觉、思想、品格一切各方面,最能感受这种深微隐约的情意,谁是这样一个人?他说我在 风重草烟轻 ,语软花边过 ,声长醉里听 。引起来我内心的一种感发。我要使我的感发投注给一个对象,但是我投注给谁? 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我说南唐的词是最有兴发感动的本质。这首词没有写什么很明显的具体的事件,也没有什么 谁道闲情抛掷久 的强烈的感情描写,他所说的就是内心之中的,在这种你不经意、你不注意都不看见的 风重草烟轻  语软花边过 的种种景色之中,引起的兴发和感动,这是冯正中词 的一面,而这是晏同叔晏殊的词里边很能够得到这种好处的。(所以说:晏同叔得其俊 。冯延巳不仅自己的词有过人的成就,还对北宋早期的词人晏殊和欧阳修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是极可注意的)

 

 

 以上文字依据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系列讲座》

第十二讲之冯延巳

视频字幕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4-冯延巳-上《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唐宋词十七讲》第四讲之冯延巳-上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4-冯延巳-上《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摘要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