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与古诗交朋友》写给老师和家长们的一些话
(2013-05-18 16:30:27)
标签:
叶嘉莹与古诗交朋友渗透性学习方法 |
分类: 叶嘉莹先生诗词讲座精彩语录 |
写给老师和家长们的一些话
(代
为小朋友们编选一册古诗的读本,而且教给他们怎样去诵读和吟唱古诗,这是我多年来一直常存在心中的一个愿望,我抱有这个愿望,还不仅是为了保存中国古典诗歌的宝贵传统而已,而更是想藉着教导小朋友们诵读和吟咏古诗的训练,来培养和提高我们下一代孩子们的道德品质与学习能力。我深信孩子们如果能在童幼年时代,就学会了古诗的诵读和吟唱,这样不仅能使他们长大后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对社会和人类都更为关怀的人,而且能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富于联想和直观的能力,无论是在文科方面或理科方面,都可以因此而获得更为突出的成就,而且对小朋友的这种教导,实行起来并不困难。下面我们就将对此略加说明。
也许有人会以为学习古诗,是要透过讲解说明,使孩子们理解了古诗的内容意义,然后才能教他们诵读的。可是幼小的孩子们怎么能完全理解古代那些诗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呢?其实这种顾虑乃是不必要的。因为有时候孩子们是不需要理解就能学习的。杨振宁先生,在一篇题为 谈谈我的读书经验 的访谈录中,就曾提出一种不必先求理解的,所谓 渗透性 的学习法。他说: 渗透性学习方法,就是在学习的时候,对学习内容还不太清楚,但就在这不太清楚的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地学到了许多东西。 并且还说: 这种在还不完全懂的情况下,以体会的方法进行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我以为杨先生这段话说得极好,因为一般而言,教育和学习大概基本上可分别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偏重于智性的知识的灌输,另一种则是偏重于感性的直觉的感化。前一种的教育方式,学习者之所得往往只是一些身外之知识,而后一种的教育方式,则学习者之所得往往可以对其心灵与品格发生莫大的影响。教孩子们诵读和吟咏古诗,正是属于后一种教育的一种最为简单易行而效果却极大的,极值得重视的教育方式。诗歌所写的内容既可以增加孩子们美感的联想,诗歌吟诵的声音,更可以透过直接的感受,而产生一种乐音对心灵之品质的感化的效果。不仅是学习文科的人需要这种教育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是学习理科的人,也需要这种教育来提高他们联想和直观的能力,才能够造就出来更富于开拓创新之精神的科学家与发明家。如果家长和教师们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在孩子们的幼少年时代,给予他们这种渗透性的美感和直观的、直接作用于孩子们的心灵和品质的教育,那无疑将对孩子们的成长造成莫大的损失。而从小就培养孩子们对古诗的背诵和吟咏,这种渗透性的教育,无疑的乃是挽救单纯的知识灌输之教育之缺失的一个最为简单有效的办法。
我们这本书,一共选录了一百首古诗,都是五、七言的绝句,内容方面曾经过辑录者的精心选择,无论言情或写景,总以适合儿童们的心智和兴趣为准则。在教孩子们诵读时,可以更为生动活泼地把孩子们带领进诗的意境中去了。
我们还为这一百首诗配制了一张吟诵的光盘。因为诗歌原是一种美文,而音节和韵律原是形成诗歌之美感的一项重要元素,而且还在诗歌的感发生命之传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很多青年人已经都对古诗之音节韵律茫然不能体会了。所以我们就按照古诗的格调韵律,把这一百首绝句全部都诵读了一遍,而且还附了少数几首诗歌的吟唱,希望能提供给老师和家长们,作为教小朋友诵读古诗时的参考。让我们透过这一册书和光盘,一起和古诗做个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