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词的特质

标签: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旅游 |
分类: 叶嘉莹唐宋词系列讲座-精彩语 |
《对传统词学与王国维词论在西方理论之关照中的反思》
阐释学(诠释学),符号学,接受美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Feminist Criticism),
相关情境的文学批评(Contactual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写了一篇文章,讲到西方的新兴的文学批评理论:阐释学Hermeneutics的原义,最初是指西方对于《圣经》的解释。在西方社会比较早的时代,宗教思想在社会之间影响非常大,怎么样解说《圣经》,怎么样向一般的人传述《圣经》里边耶稣基督的教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解释《圣经》的人,应该很仔细地研究古代希伯来文《圣经》的每一个字的确切的含义是什么,要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在那个时代它是什么样一个意思。
阐释学后来又受到西方一种新的思想潮流-现象学Phenomenology的影响。现象学所研究的是人的思想意识,当你接触到外面宇宙万物(各种现象)的时候(的一种意识的意向性活动)。
“昨夜西风凋碧树”,因为词人看到了外界景物,引起来他的意识的一种活动。是主体的意识跟客体的现象相接触的时候,主体的意识就产生了一种活动--不管是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的联想。而这个活动不是盲目的,不是没有条理的,是带着一种intentional的,就是有一种意向性 intentionality,带着这种意向性的活动。
“现象学”与“阐释学”结合时,阐释学:作者当他写作的时候,他应该是有一种主体的意识的活动,我们要研究、欣赏、批评一首诗歌,就要向回倒溯,溯源到原来作者的思想意识是怎么样活动的。《孟子·万章下》:“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我们要推究在他的社会思想的文化背景之中,他的意识是怎样活动的呢?
按照阐释学,不能够完全客观地掌握到作者的原意,你总是或多或少地把你自己的种种的社会文化思想感情个性的背景,加到那个作品之中去了。不一定是原来的意思,是你把你自己的种种因素加上去的一种衍生Significance的意思。在中国的文学作品诗歌之中,词比诗更容易造成这种衍生义的结果。中国旧日的诗言志的传统观念来写作诗歌,是一种consciousness-显意识的活动。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北征》: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写得多么清楚,是他显意识的活动,他写得这么样的深刻,这么样的沉重,带着这么大的感发的力量,而他整个的时代,社会的背景,他自己生活的经历,都在这几句诗里面了,人家都说得很清楚,我们不能够随便给他增添加减,他自己本身带着这么强大的感动的力量。诗一般说起来,多半是显意识的,是consciousness这样的活动。
词之所以微妙:词在初起的时候,本来就是诗人文士写给美丽的歌女去歌唱的歌词,他没有想我要把我的思想怀抱理想志意都写到词里边去。他本来最初没有这种用心,没有这种想法。写美丽女子的爱情,就是写美丽女子的爱情。
诗人文士,当他用游戏笔墨,娱宾遣兴,给歌女写歌词的时候,无法避免地,就把自己的性格思想,隐意识的unconscious,他自己完全都不知道地,就流露表现在爱情的歌词里边去了。这是很微妙的一件事情。
观人于揖让,不若观人于游戏。不知不觉地就把他自己最深隐的本质,还不是拿腔作态说出来的什么伦理道德,而是他自己真正的一个感情人格的最基本的本质,无意之中流露表现出来了。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要眇宜修,《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楚辞》王逸注解《楚辞章句》:要眇是好貌,就是一种美好的样子。宜修:修,饰也。修,这种美是带着有修饰的,一种很精巧的美。洪兴祖《楚辞补注》:要眇宜修,是形容娥皇的容德之美,是内在与外在统一结合起来的一种美。《楚辞·远游》“神要眇以淫放”洪兴祖注:要眇,精微貌。我们如果把《楚辞》里边两处“要眇”的注解结合起来看,“要眇宜修”的美,是写一种女性的美,是最精致的最细腻的最纤细的最幽微的,而且是带有装饰的非常精巧的一种美。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就是有这样的一种美。
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杜甫《秋兴八首》之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词,别名长短句,从形式上,词是比诗更多变化、更精微、更纤巧、更曲折。
词里边的长短不齐是完全不自由的。词本来是配合音乐的曲调来填写的歌词,汉乐府里长短句不整齐的诗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词里边也有长短整齐的句子,
欧阳修《玉楼春》: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这首词,通首押的都是仄声的入声的韵,跟近体诗的押平声的韵是不一样的。而且它的平仄都是严格地限制,跟古诗的自由无定格不一样,跟律诗那种平仄对偶的整齐格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词就算句子是整齐的,你读起来,它一样有一种抑扬错落的音乐性的感觉。就是说,词在形式上容易形成一种要眇宜修的美。
周邦彦《解连环》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信妙手、能解连环,似-散雨收,雾轻云薄。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很多你在诗里边不能够表达的感情,可是能够在词里边表达,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也有诗里边可以写的,你词不能够写,像杜甫的《赴奉先县咏怀》、《北征》,他长篇的,反映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背景,有这么长的篇幅,有这么自由的平仄,才可以有这样伟大的著作的诗篇。词,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歌词,它篇幅一般是比较短小的,所以它天生来注定,词的篇幅就不能写像《北征》、《赴奉先县》的,就不适合于写长篇巨论这样的内容,这是它在内容上,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诗所写的内容是无所不包,可以发议论,可以抒情,可以纪事,什么都可以包括。而词一般只是写景抒情。诗的境界-阔。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语言的形式一改变,它的情调就改变了。
词的特质的美感的形成,与它长短句的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以上文字依据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系列讲座》
第二讲之温庭筠
视频字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0430499?p=2
及
《唐宋词十七讲》第一讲之温庭筠-上
2019年11月10日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