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5-苏轼词《八声甘州》《定风波》秦观词《浣溪沙》

(2013-02-25 16:23:32)
标签:

苏东坡

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

东坡词如春花散空不著

旅游

分类: 叶嘉莹唐宋词系列讲座-精彩语

   

以下文字依据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系列讲座》

25-苏轼

视频字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0430499/?p=25

 

25-苏轼词《八声甘州》《定风波》秦观词《浣溪沙》

《唐宋词十七讲》第九讲之苏轼(下) 

2019521日重新整理

 


0:40/P282

《叶嘉莹论词绝句》道是无情是有情,钱塘万里看潮生。可知天海风涛曲,也杂人间怨断声。


P282民国初年夏敬观(1875-1953):东坡词如春花散空,不著迹象,使柳枝歌之,正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此其上乘也。

他说苏东坡的词,有一种词好像是春天的花,在空中飞舞,是不着迹象,

我们要欣赏一个古人的词,要欣赏他最好的作品。可是最好的作品,有的时候不容易懂,所以一般人所说的、称赞的,有的时候是他第二等的作品。


《燕台》诗是李商隐写的非常奇妙的、非常现代化、朦胧的四首诗,写得很美。

谁能有此,谁能为是。谁能有此情,谁能为是诗。什么人有这样细致幽微的美好感情?什么人能把这样细致幽微的感情,写成这么完整美好的诗篇。


若夫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陈无几所谓: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乃其第二乘也。

苏东坡的词摆脱绸缪婉转之态,举首高歌,写了浩气逸怀,这对于词是一个很大的开拓。

李清照说苏东坡的词 句读不葺之诗尔。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与杨元素书》昔之君子,唯荆是师。今之君子,唯温是随。所随不同,其随一也。老弟与温相知至深,始终无间,然多不随也。致此烦言,盖始于此。然进退得丧齐之久矣,皆不足道。


285/18:15《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说得很好,你看他用字也用得好。穿林打叶,穿字有力量,一种穿透,打,有力量,一种打击。穿林打叶,可见不是毛毛丝丝的细雨,是大雨,穿林打叶的。


中国古人所说的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无论是怎么样、什么样的挫折发生,我还是我,不改变的。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莫听穿林打叶声。有些人还不是雨把你打败了,是你自己把你自己吓倒了。

何妨吟啸且徐行,这真是通达的看法。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写得真是很好,有超越的一面,有悲慨的一面。那多情的风,钱塘江潮,宇宙的万物都是如此的。潮去潮来。

这是苏东坡通古今而观之的眼光。钱塘江上,西兴浦口,有多少次的潮去潮回,有多少次的日升日落。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我们不用说今古的变化,就是我们--苏东坡所在的宋朝的本朝,你看一看宋朝的历史,在新旧党争之中,多少人起来了,多少人倒下了,又多少人起来了,又多少人倒下去了。不用思量今古,就是眼前的北宋的党争之中,是 俯仰昔人非。

白首忘机,我把得失荣辱这种机智、巧诈之心都忘记了。


前半首,先不用说 钱塘江 万里卷潮来 气象的开阔博大,从李后主的气象、柳永的气象到苏东坡的气象,这是小词的一个开拓,不用说它气象的阔大,而这气象阔大之中,隐含着他的悲慨而出以旷逸的。后边你看他的转折。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我难以忘怀的是,我在西湖跟你在一起的生活,当春天在美丽的春山之中,当空濛的晴翠的山峦烟霭的霏微之中,写得多么美。有情风万里卷潮来,写得多么阔大,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真是韶秀,那么秀,真是写得美!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在这么好的西湖,这么美的风景,我碰见你这样一个知音能诗的好朋友,像我跟你这段遇合,是千古难求的。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谢公,晋朝的谢安,隐居在东山


像这样的词,真是 天风海涛之曲,而中多幽咽怨断之音。前边写得多么开阔,多么博大,真是天风海涛,有情风万里卷潮来,那不是风,那不是涛,这是天风海涛。而中间写的政治上的斗争,这种祸福,这种忧患,写得如此的深刻悲哀,中多幽咽怨断之音。认识苏东坡,不要只看他肤浅的那些豪放的词,你要看他(天风海涛之曲与幽忆怨断之音)两种相糅合的、他真正的一个成就的境界,这是苏东坡了不起的地方。

叶嘉莹《论词绝句》

捋青捣麨俗偏好,曲港圆荷俪亦工。

莫道先生疏格律,行云流水见高风。


P289/35:15秦观(guān)秦少游(1049-1100


花外斜晖柳外楼,宝帘闲挂小银钩。正缘平淡人难及,一点词心属少游。


苏东坡的词是 诗化 的高峰,可是苏东坡的词没有被当时人所共同承认他的成就,他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但是当时一般人的议论,一直到南宋的李清照都认为他不是词家的正宗。当时写词的,从《花间》以来,一直以柔婉为正宗。苏东坡的开拓是很了不起的,但是当时的人没有能够追随上来。天才,常常是比一般人走得快一点,后边的人都没有追上来。秦少游是他好朋友,比他年岁还年轻一点,秦少游的词:词人之词 。


秦少游的特色:

冯煦《蒿庵论词》少游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悄乎得《小雅》之遗。后主而后,一人而已。

又云 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

苏东坡的词是把它变成诗了,而秦少游的词把它又拉回到词来了。

词人之词:最柔婉、最幽微的一种感受。


温庭筠,从《花间》的小词,儿女之情,张惠言的屈子《离骚》的联想。韦庄小词的故国之思。冯延巳、晏殊、欧阳修,我们讲到他的性情、怀抱、学识、修养。秦少游有一类词,只表现柔婉幽微的一种感受。不必然有寄托、理想,就是一种很敏锐的感觉的特色。


两类:一类是比较早期的词,表示了一种柔婉幽微的感受;一类是他经过政治挫伤以后,所写的寄慨身世的词。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个真是很妙。

漠漠轻寒上小楼,看他所用的字,小楼、轻寒、淡烟、画屏幽、轻似梦、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一个重的字都没有。

漠漠 两个字,一方面是广漠的、四围的广漠的寒,一方面是漠然的,寒冷的,不相关的。是“漠漠”的轻寒 ,那种无情的、广大的一片轻寒。

上小楼 三个字有多义。在中国诗词里主词可以不出现。可以是词人在漠漠轻寒之中登上了小楼,也可以说是寒气来到了小楼之上。两个意思都可以存在。

无赖,对它无可奈何,虽然是春天,阴得这么阴沉,好像是那萧索的秋天一样。

淡烟流水画屏幽,连屏风上画的景色,都不是急流飞瀑,是淡烟流水,都是这样清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是秦少游的另外一个好处,常常把他的感情跟外边的景物能够融合起来写。一般人常常是把抽象的感情比作具象的景物: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你要看到我千回百转的内心的感情

这首小词把具体的形象,反而比作了抽象的感情,是反回来的比,比得很好。

自在飞花,飘扬的、没有拘束的、这样轻柔地飞扬,像我的飞扬的梦境一样的飞扬。

无边的丝雨,这样的纤细,如愁,好像是我那种轻柔纤细的哀愁。像李后主的破国亡家?不是,为了你说不上来的一种闲愁,无边丝雨细如愁 。

这首词没有正式地写感情,都是写外在的景物,有的是室内的景物,有的是室外的景物。是轻寒上小楼,晓阴似穷秋,淡烟流水的画屏,外边有自在的飞花,无边的丝雨,都是写外在的景物,没有写情的。只有 #“自在飞花”两句透露了一点感情的迹象 ,写的是花,但是如果不是有 轻似梦 的感受的人,能够写出来 自在飞花轻似梦 的句子吗?如果不是有纤细愁思的人,能写出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句子吗?

《八六子》: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宝帘闲挂小银钩,宝帘 ,是有美丽的装饰的一个帘子,闲闲地挂起来,在一个细小的银钩之上。

 

那种纤细幽微的诗人的感觉,而特别是词人的感觉,所以才会体会得这么细致幽微。这是秦少游的 词心 的本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