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李煜《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下

标签:
叶嘉莹李煜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
分类: 叶嘉莹唐宋词系列讲座-精彩语 |
以下文字依据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系列讲座》
第十六讲之李煜
视频字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0430499/?p=16
及
《唐宋词十七讲》第六讲之李煜(下)
2019年4月28日整理
P166-175
李后主这个人,不管是对于悲哀,不管是对于享乐,是个没有节制,而且没有反省的人。我们知道他的长处,因为诗词是注重感动和感发的。所以,他的那种真诚的投注,带给我们强大的感发。作为诗人,他有他的长处。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作为一个在人群之间的伦理之中的社会人,这样的人,就有他的缺点。还不是说我们批评他的缺点,而是他自己,在命运之中就注定了有他要失败的一个命运。因为人群社会之间,你是不应该没有反省的,你是不应该没有节制的。
“凤箫吹断水云闲 ”水云闲,有的本子是水云间。水云间也未始不好,是说箫声飘上去了,《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飘到天上的云彩之中去了。“水云闲”更好。“间”是死板的,天地上下的两间。"水云"两个名词,一个闲字的述语,水也是闲的,云也是闲的。水之闲,是水的潺湲的那种流动;云之闲,是天上浮云柔缓的飘浮的姿态。现在这个形象就更加活泼了。
“重按霓裳歌遍彻”。李后主是个没有节制、反省的人。他如果是悲哀,就一直沉溺于悲哀之中;如果是享乐,他一直就沉溺在享乐之中。按:弹奏,重按,弹过一遍还要再弹一遍。凤箫要吹,要吹断。霓裳要按,我要重按。歌唱说是"歌遍彻"。彻,是大曲在入破以后的最末一遍。欧阳修《玉楼春》“重头歌韵响铮鏦,入破舞腰红乱旋”。“遍彻”有两层的暗示:一个是大曲的曲调果然有“遍彻”的名目,一个是遍彻两个字本身的本意,给读者的直觉的感觉。“遍”者,是普遍,没有一个地方疏漏,周遍的,完全包拢的,这是“遍”。“彻”呢?是从头到尾,没有一点点漏失的。所以“遍彻”两个字,就不只是霓裳大曲的曲调里边有这个名字,“遍彻”两个字跟“重按”两字结合起来,那种尽力的享受、没有休止的、没有反省的、没有节制的享乐,“重按霓裳”要“歌遍彻”,这是它的力量。
“临风谁更飘香屑”?鼻中所嗅,当一阵春风吹过的时候,迎着风他闻到了一股香气。书上记载,宫中有“主香”的宫女,在香炉之中可以焚香,制成香粉,撒在各地方,可以从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来源闻到香气。
“醉拍阑干情味切”,醉是他口中喝的酒,口中所饮。当他微醺半醉的时候,就拍打着阑干。这种感受、滋味,那是多么切,“切”者,是真切,深切。真是让你内心最深处的一种享受。“情味切”是内心之中最深的享受,不只是你口中体会到的滋味,是你内心之中体会到的那种滋味。
就算是歌阑舞罢,歌也停止了,凤箫也吹断了,霓裳也遍彻了,现在是酒阑人散了,李后主享乐的心都没有停止。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他要更高的享乐,他说我回去的时候,你们这些侍从的人不要点红的蜡烛,我欣赏了人间的所有的歌舞的享乐,还要欣赏大自然天地之间那一片皎洁明亮的月色。
李后主词最大的特色,就因为他没有节制没有反省的投注,才最富于感发的生命力量。他那种感动的、兴发的、冲击的力量才最强。而且不只是因为他表现的方式是如此的,李后主以他的那种纯真锐敏的感受,作为一个诗人,你不只要有"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广大的同情心,要有一颗不死的心,来体会宇宙之间的一切现象,不只是如此,你要有一颗锐敏的心,有一个锐敏的感觉,来体会文字的特色。
人生的修养、文学的语言文字的修养。
声音:"待踏马蹄清夜月",待、踏、蹄,都是舌头音,不止是说出来马蹄的意思,马蹄踏在撒满了月光的路上的那种“嘚嘚”的声音,都传入耳中。这是李后主的特色,李后主是最能够声情合一的作者,把词抑扬顿挫节奏的声音,跟他内容的感情,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