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诗-衰荣无定在
标签:
叶嘉莹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诗旅游达人解其会达人 |
分类: 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诗及拟古诗 |
360
http://www.drbachinese.org/vbs/publish/360/vbs360p030.htm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361
http://www.drbachinese.org/vbs/publish/361/vbs361p026.htm
第一首诗所考虑的是什么问题呢?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即人生观的问题。一般人在世界上所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得失」、「荣辱」,每个人在做事之前总要想想:我做了这些事情能得到什么好处。现在很多人做事不是先考虑正义、真理,而是效益和名利,考虑的是能否有人称赞我,能否出名显贵……。
362
http://www.drbachinese.org/vbs/publish/362/vbs362p032.htm
「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他说你要是一个达人,你就会大观。什么是「达人大观」呢?「达」是通达的意思。有的人看事情「目光如豆」,是说他的眼界就像「豆」这么微小,只能看到眼前这一点点的范围,没有很广远、很周到的眼光,这决不是达人大观。所谓「达人大观」,是说他的眼光广远、周到,他不只看到眼前的「衰」,也不是只看到眼前的「荣」,他能够看到宇宙、天道和人道都是「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地循环往复的。
当风雨向你袭来的时候,如果你自己先惊慌失措起来,那你有可能在被风雨打倒之前,就先把自己吓倒了,所以他认为应该从容镇定地应付,「莫听穿林打叶声」。你不能让外界这穿林打叶的声势将你的内心打乱。要知道陶渊明的那首诗,我们已经说过两次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人世的喧哗不能够打乱你的心,外界的风雨声也不能打乱你的心。那你也许会说,我不怕风雨,我就站在原地顶风淋雨好了。那也不行。那绝不是「达人大观」的做法,苏东坡不是让你做那样的傻瓜。
364
http://www.drbachinese.org/vbs/publish/364/vbs364p028.htm
苏东坡知道外界的风雨既然可以穿林打叶,那自然也会打到自己的身上,但是我能够做到不被它所妨碍。我该走的路继续走,我该去的目的地,也一定要去到达,而且我是「何妨吟啸且徐行」;我是一边吟诗,一边唱歌,一边从容镇定,不慌不忙地向前走。他之所以能够从容不迫,安闲镇定,就正是因为他是「达人」。他坚信「苦雨终风也解晴」,他知道雨一定会住,风一定会停,天下哪有不更替的阴晴,世间也没有不代谢的衰荣。虽然眼前耳畔依然是「穿林打叶」之声,但当雨过天青之时,你再回首看看我们刚刚走过的那条因残枝败叶而显得「萧瑟」凄凉的路,已然「也无风雨也无晴」了。
其实苏东坡这一句词写的是他内心的世界,是他心中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一种境界。因为在他的心里边,既没有因「苦雨终风」而产生的慌乱与苦恼,也没有因雨过天青而产生的欢愉和欣喜。因为他具有一种通脱透彻的「达人大观」,他知道应当怎样去应付宇宙万变的道理,这就是「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的通达观照。
|
|
「大观」就是达观,就是指达人所具有那种洞贯万物的能力,一种对宇宙、自然,以及人世之间盛衰、兴败、荣辱、祸福等变化规律的领悟能力。
以上文字根据《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诗及拟古诗-4-1-衰荣无定在》整理
相关网上阅读:
陶淵明詩講緣
Lectures on Tao Yuanming's Poems
http://www.drbachinese.org/vbs/publish/1991-2000.htm
360-36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