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博物馆品味唐朝-《丹青》篇

(2008-04-30 10:26:28)
标签:

诗情画意

明皇幸蜀图

历代帝王图

五牛图

捣练图

分类: 博物馆之旅-从文物感觉文化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台北故宫

绢本设色纵55.9厘米,横81厘米

李昭道,字建,盛唐人,李思训之子,亦工着色山水,于其父同享盛名;官至太子中舍,画史亦称小李将军。他能“变父之势,妙又过之”,为历代所称颂,《唐朝名画绿》则称他画的山水鸟兽“甚多繁巧,智慧笔力不及思训”。他生活于唐玄宗时代,有可能画安史之乱时明皇避难入蜀的题材,《明皇幸蜀图》体现了二李画派的典型风格,时代特徵明显,是反映唐代山水画面貌的重要传世作品。

在博物馆品味唐朝-《丹青》篇

 

*此图描绘了唐明皇为避安史之乱而车骑入蜀的故事。设色精妙,多以石色丹粉重彩为之,但敷染有层次,色彩对比相宜。山石、树木、人物、车辇纤微毕现。在构图上较多保留早期全景人物故事穿插其间的山水画特征,反映出盛唐时代青绿山水的风格。

 

《长恨歌》: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最欣赏傅雷先生关于“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的一段话,抄在这里与各位共享:

至于《长恨歌》,那气息的超脱,写情的不落凡俗,处处不脱帝皇的nobleness,更是千古奇笔。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与韵的变化。再从总的方面看,把悲剧送到仙界上去,更显得那段罗曼史的奇丽清新,而仍富于人间味(如太真对道士说的一番话)。还有白居易写动作的手腕也是了不起:“侍儿扶起娇无力”,“君王掩面救不得”,“九华帐里梦惊魂”几段,都是何等生动!“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写帝王逃难自有帝王气概。“翠华遥遥行复止”,又是多鲜明的图画!最后还有一点妙处:全诗写得如此婉转细腻,却仍不失其雍容华贵,没有半点纤巧之病!(细腻与纤巧大不同。)明明是悲剧,而写得不过分的哭哭啼啼,多么中庸有度,这是浪漫底克兼有古典美的绝妙典型。

傅雷家书》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八日夜

 

35-盛唐是一种心态

我们中国的历史真的不是靠一些皇帝,在我们史书里所记述的这些言行来构成的。那个社会阶层对于那么辽阔的国土来说关系不太大,实际上还是有千家炊烟、万家灯火,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我们应该用唐朝的丰富来表现唐代。不要成为古代史官的一个形象化的注释者。

 

 http://t.cn/zQSGK3N

   在博物馆品味唐朝-《丹青》篇


    诗比历史更真诚(32),一段免费的网上视频,免费参观的博物馆,就可以感受到诗情画意的唐朝。

    用马未都“过我眼即我有”的话来计算,如果博物馆中那价值连城的珍宝,不说全看懂,哪怕只看明白一小部分,也属于“百万富翁”了,何乐而不为?

 

   审美的眼光看世界,您的生活也定会充满诗情画意,祝各位网友节日快乐!

 

第三讲 温庭筠《菩萨蛮》水晶帘里颇黎枕-续

你要知道,一个人只要你有一个活泼的心灵,哀莫大于心死,你有一个善感的、关心的,充满了对宇宙万物的赏爱的心情,你处处都是生活的情趣,处处都是你生活的理想,要养成这样的一个心情,不然的话,你尽管满口的道德仁义,把它都变成了死板的教条,那是不成的,那反而是使人心死去的,不是使人心活起来的。不要否定那些个单纯的只是美感的文学,不要只认定能够说口号教条的才是有社会伦理道德价值的文学。就是美的文学,让你对宇宙万物有这种关心,有这种喜爱,凡是伟大的诗人,他们就是有伟大的爱心。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在博物馆品味唐朝-《丹青》篇

 

绢本设色纵51.3*531厘米

《古帝王图》或者《历代帝王图》,画了十三位帝王形象:前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加上侍人共四十六人。帝王均有榜书,有的还记述其在位年代及对佛道的态度。画家既注意到刻划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和气质仪容,而又根据每个帝王的政治作为,不同的境遇命运,成功在塑造了个性突出的典型历史人物形象,体现了作者对这些帝王的评仪。

图中帝王为晋武帝司马炎,其崇武的气质与深沉的气度,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佚名药师净土变相图部分大英博物馆 

 在博物馆品味唐朝-《丹青》篇

 

绢本设色纵206厘米横167厘米

药师净土变相图是以《药师经》为依据所作的经变画,大致绘于中晚唐。这里所选是画的一小部分,绘一只水鸟刚从莲池上到岸边,正在展开双翼,穸开尾羽,抖落身上的水珠。水鸟只以线勾出轮廓及羽毛,眼以墨点出,并留出高光,炯炯有神。

喙及胫爪着色。用笔简洁,造型生动、准确自然。

 

张萱捣练图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在博物馆品味唐朝-《丹青》篇

 

 在博物馆品味唐朝-《丹青》篇

(宋摹本)绢本设色纵37厘米,横147厘米。

这是一幅描绘宫中妇女在加工白练时捣练、织修等劳作场面的画作。全图绘年龄不同、姿态各异、神情有别的妇女十二人,分成三组劳作场面,极富生活情趣。画面用笔设色简劲鲜丽、细致华贵,透露出盛世宫廷中自豪与稳健的气象。

 在博物馆品味唐朝-《丹青》篇

 

张萱(宋摹本)虢国夫人游春图辽宁省博物馆

在博物馆品味唐朝-《丹青》篇

在博物馆品味唐朝-《丹青》篇

绢本设色纵52厘米,横148厘米

本画描绘了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与从骑打马游春的情景,展示出盛唐时代上层社会优裕的日常生活。全卷构图疏密有致,相互交迭,人物相顾盼而神态从容,乘骑举步轻松、训练有素,人物、马匹动作神态在和谐中显露出高度的统一,将春暖慵困的季节感表现得极为生动。

张萱,唐代开元天宝间享有盛名的杰出画家。在当时“唐尚新题”风气的影响下,画家采取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题材,创作出主题如此突出的杰作,于大诗人杜甫的《丽人行》史诗交相辉映,有其深远历史意义。

原作曾藏宣和内府,由画院高手摹装。作品再现号国夫人挥鞭骤马,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画面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作品重人物内心刻划,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调的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滞。原作已失,摹本犹存盛唐风貌。此图在两宋时为史弥远,贾似道收藏,后经台州榷场流入金内府,金章宗完颜琼在卷前隔水题签,指为宋徽宗赵佶所摹。见《庚子销夏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诸书著录。为流传有绪的唐宋名迹中稀有瑰宝之一。

 

韩滉五牛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博物馆品味唐朝-《丹青》篇

长卷纸本设色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

此图一牛居中为正面,透视精确,其余四头侧面,形态不一。或俯首吃草,或昂首前行,或回顾舐舌,神态各异,造型准确,形象生动。该图为白麻纸本,是流传唐画中仅见。用笔粗简而富有变化,敷色轻淡而稳重,十分恰当地表现了牛的筋骨和皮毛质感。后人称之为“神气磊落,稀世名笔”。

卷上无作者名款,本幅及后纸有赵孟烦、孙克表、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

 

韩干《照夜白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在博物馆品味唐朝-《丹青》篇

卷纸本、设色,纵30.8厘米,横33.5厘米。

“照夜白”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坐骑之一,画家以系在木桩上昂首嘶鸣的腾骧动态来描绘这匹马的神态。用笔简练遒劲,对于马的头、胸、四蹄及鬃毛部分格外的敷染和动态的细致描绘,使该马的神骏个性得以充分表现。

韩干为自唐以来画马之祖。图左上题“韩干画照夜白”六字,系南唐后主李煜题字。左边上方有“彦远”二字,为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的题名;左下有宋米芾题名,并盖有“平生真赏”朱印。

 

 唐骑马人物图敦煌藏经洞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

在博物馆品味唐朝-《丹青》篇

这幅图以铁线描的方式,描绘两个骑马的人。前者似一使节,手执云中,神态安然;后者为其随从,神色恭谨,就动作姿态来看,似乎正在为使节打伞遮阳。全图虽然用笔简练,但人物和马匹具有风尘之色,不失为传神写照的佳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